明天,仁川亞運會大幕將啟。但尷尬的是,曾受熱捧的亞運會,熱度正在降低。東道主民眾對亞運會反應平平,導致亞運會的門票銷售很不理想。
在國內,盡管我們有著兩屆亞運會的舉辦經歷,人們也曾懷有深厚的亞運情結。但如今,“亞洲雄風”早成追憶,濃濃的亞運情結日漸淡化。“沒明星沒看頭!”“水平低沒意思!”“中國又是金牌第一,沒懸念!”
隨著時代發展,亞運會由熱轉涼,其實很正常,這意味著中國已發展到了不靠金牌“撐門面”的時代,折射出國家的進步和成熟。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盧元鎮說,亞運“遇冷”有多重原因,也很正常,“還是順其自然吧。”
由熱轉涼 亞運會風光不再
據報道,除游泳、藝術體操等韓國民眾喜歡的個別項目外,很多比賽門票出現不同程度的“滯銷”。以至於出現了在便利店“買食品送亞運會門票”的尷尬,以及由於韓國地方政府向公務員兜售亞運會門票而引發不滿的情況。
中國曾兩度舉辦亞運會,尤其是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成功舉辦更是令人難忘。
“盼盼!”說起24年前的北京亞運會,57歲的吳寶仍記憶猶新。除了大熊貓、《亞洲雄風》,讓他難以忘懷的,還有當年全民為亞運捐款的感人情景。但對2010年廣州亞運會,吳寶就覺得印象淡了很多,“剛看完北京奧運會,再看亞運會能有啥感覺?”而對即將舉行的仁川亞運會,吳寶就幾乎再沒有熱情去關注了,“在哪兒辦我都不知道。”
記者日前做的一個微信調查也証實了這點。“今年的亞運會什麼時間開始?在哪裡舉行?”在115個有效數據中,81人表示“不知道”,僅有24人能准確說出時間和舉辦地。
有一些受調查者甚至驚訝地表示,根本不知道亞運會這回事兒。“要不是韓國綜藝節目停播,我哪兒知道仁川亞運會啊?”喜愛韓國綜藝節目的90后徐小雷以這種方式知道了仁川亞運會。
失去關注 亞運會漸成“棄兒”
在盧元鎮看來,亞運會“遇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個重要原因是它賴以存在的外部環境已發生巨大變化。從1951年創辦至今,亞運會已舉辦過16屆。“亞運會是奧林匹克文化下的一種亞文化。作為一面反殖民主義的旗幟,號召力正在減弱。”這也讓亞運會漸漸顯得“不合時宜”。
舉辦綜合性的亞運會,會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越來越高的辦賽成本,往往令承辦者望而卻步。今年4月,越南宣布放棄舉辦亞運會,正是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
從比賽項目設置看,亞運會與奧運會重合度很高,“幾乎就是一個奧運會的‘翻版’”。但亞運會所展示出的競技水平,顯然難以與奧運會相提並論。而且,由於亞洲各國體育發展很不平衡,反映在金牌榜上,就出現了東亞三國中、日、韓長期壟斷的局面,中國更是長期穩居第一。“沒懸念的比賽,乏味不乏味啊?”盧元鎮說。
此外,隨著世界范圍內職業體育發展浪潮的高漲,高水平的單項比賽資源更豐富,也更受歡迎。人們可以選擇欣賞各地各類高水平的職業賽事,何必非要等四年一屆的亞運會呢?
亞運會是亞洲各國專業運動員的較量,普通人幾乎沒有機會參與。沒法參與的,那就看最好的。亞運會漸漸失去了關注,也就不難理解了。
順其自然 亞運會面臨改革
1990年北京亞運會,是中國首次舉辦的大型國際性綜合運動會,亞運會承載著太多的民族感情。而到2010年廣州亞運會,人們對亞運會的感情已淡然許多。4年一晃而過,到了本屆仁川亞運會,觀眾、媒體甚至中國體育界,對亞運會的重視程度都在降低。
亞運會在變——它承載的社會功能在減弱,人們對亞運會的心態也在變。普通民眾對亞運會、對金牌乃至對體育的認知,逐漸向著本質回歸。對亞運會上中國運動員獲得的動輒上百枚的金牌,沒有形成新的“亞運熱潮”,相反,人們的理解日益成熟,金牌並不意味著一切,他們更關注能走進普通人生活的體育活動。
近些年,全民健身迅速發展,人們不再追求只是端坐在電視機前或現場成為體育觀眾,他們行動起來,通過各種形式親自參與運動健身,正是這一轉變的體現。
亞運“遇冷”,盧元鎮認為,如同一種文化現象要走向消亡,盡管令人惋惜,但也不可避免,“隻能順其自然吧。”他表示,面臨危機的亞運會需要改革,要麼“瘦身”,要麼向體育文化節方向演變,否則前景就真的不妙了。
本報記者 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