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全民健身

飲食瘦身:減肥保健 先從讀懂“膳食寶塔”做起

2013年03月01日09: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人民圖片

  1

  飲食結構失衡導致肥胖——

  我國傳統膳食結構以谷物為主,如今食物結構發生了根本改變。畜肉的消耗在快速增加,20年中上升了一倍﹔而谷類食品明顯下降,20年中下降了20%

  “有肉才覺得香。”在一家國企上班的張峰忠說,他腰粗肚大,像是懷孕五六個月的婦女。至於胖的原因,張峰忠說他是肉食動物,從小就愛吃肉,不愛吃菜,一日三餐不能沒有肉。

  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提示,隨著膳食中脂肪佔總能量百分比增加,國民的體重和肥胖發生率明顯升高。我國傳統膳食結構以谷物為主,如今食物結構發生了根本改變。畜肉的消耗在快速增加,20年中上升了一倍﹔而谷類食品明顯下降,20年中下降了20%。

  “吃得好,應該是指科學飲食,各種營養成分搭配合理,但是許多人把吃得好理解成了吃得豐盛,將豬牛羊肉等肉類食物作為主要食物。這樣,許多中國人的身體越來越胖。”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和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研究員說。

  一項對移民美國的華人大腸癌發病率調查發現,生活在同一緯度、同等居住環境的加州華人,其大腸癌、直腸癌的發病率遠高於浙江人。移民美國20年的華人,適應西方膳食模式,因長期攝入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又缺少運動,日積月累,使他們患大腸癌的危險性比浙江居民高3—5倍。

  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院士指出,中國人膳食結構向不健康的方式轉化,攝入熱量越來越多,如果這個趨勢不改變,未來10年我國要新增1.5億肥胖人口,一旦發展成為慢性病,對社會、家庭、個人都是沉重負擔。

  多數兒童不愛吃蔬菜和水果,喜歡吃肉。長大成人后,一旦形成味覺習慣,膳食結構很難調整和糾正。超過一半的青少年肥胖者,成年后仍然肥胖。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員杜鬆明說,根據國際肥胖工作組關於超重肥胖的定義來判定,2002年中國7—17歲青少年肥胖率5.3%,按照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中此年齡段人口數,推算有1200萬名超重肥胖。

  “美味並非一定是佳肴。很多人只是根據味道決定吃什麼,而不是根據營養結構決定吃什麼。”馬冠生認為,我國居民普遍吃得太過精細,而油、鹽等攝入過多。

  王隴德說,預防肥胖和慢性病,離不開生活方式的革命。應該吃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吃得越來越少﹔不應該多吃的食物如肉類和油脂,卻大吃特吃。這種不合理的膳食結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無疑加重了慢性病發病的幾率。

  中國營養學會2007年修改頒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被稱為“膳食寶塔”。王隴德推薦“十個網球原則”的膳食結構:每人全天吃肉不超過一個網球大小﹔相當於兩個網球大小的主食(米、面、谷類等,四到五兩)﹔要保証三個網球大小的水果﹔不少於四個網球大小的蔬菜。

(責編:溫靜、張帆)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