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分类学上来讲,人类是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动物。所谓哺乳动物,顾名思义就是这种动物是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来哺育胎生的幼儿。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它可大致分成十几个种类,其中最主要的几个种类有灵长类、食肉类、鲸类、偶蹄目动物和奇蹄目动物等(见下表)。其中灵长类是哺乳动物中最高等动物,也是最聪明和最接近于人类的动物。
从饮食习性上来看,我们可以将大部分哺乳动物归纳为三类,即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食果动物。食肉动物主要属于食肉目,这些动物通常都是纯肉食动物,靠捕食其它动物维生。食草动物主要以偶蹄目动物和奇蹄目动物为代表,它们大部分都是素食动物,主要依靠植物维生,其食物主要包括草、树叶和植物根茎等。食果动物主要属于灵长类,其食物主要包括水果和其它柔软和多汁水的植物材料。从生理方面来看,食肉动物和素食动物有许多明显的区别。
例如,食肉动物通常都有锐利的爪,犬齿粗大而弯曲,呈剑状,便于刺穿和撕裂皮肉。素食动物则没有爪,其犬齿一般也都不发达(个别素食动物具有发达的防卫性犬齿,则属例外)。另外,为了咀嚼和磨碎植物性食物,素食动物一般在口腔的后部都有平坦的臼齿,上下臼齿通过相对地左右移动来嚼碎食物。食肉动物一般都没有臼齿,其牙齿只能上下运动,无法嚼碎食物。因为肉食是浓缩性食物,不需要嚼得很碎,而素食大多都富含植物纤维,不易消化,所以需要嚼得很碎。不过关于臼齿的这一区别也有一个著名的反例,即大熊猫,大熊猫虽然属于食肉动物(归属于食肉目动物),但却是一个素食者,主要吃竹子和竹笋,为了咀嚼竹子,其臼齿很发达,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