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全民健身>>健身知识

健身知识:4-6天 恢复节前作息规律

2013年10月10日13:33    来源:新闻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4-6天:恢复节前 作息规律

  □文 易娜 制图 郑丽萍

  “真心不想上班。”10月8日节后第一天上班的白领,大都发出了这样的抱怨。长假期间的不规律生活、娱乐无节制,使得上班族腰酸背疼,白天昏昏欲睡,到了晚上却精神抖擞,生理和情绪上都无法从节日氛围中缓过神来。心理专家称,这是典型的“长假综合征”表现,必须科学矫正,轻则影响工作和健康,重则因焦虑恐惧等产生心理疾病。

  上班族:

  普遍“蔫茄子”现象

  由于老家的同学结伴来上海玩,周敏和女朋友取消了外出旅游的计划,白天陪同学们游景点,晚上则聚在一起通宵搓麻将。“重庆人除了吃,没啥子消遣,麻将倒是人人会。七天长假我们玩了四个晚上,过瘾是过瘾,就是回来上班后彻底吃不消了。”

  周敏称,他和女朋友节后第一天上班全身酸软、乏力,像霜打的茄子。好不容易熬到下班,结果越夜越精神,凌晨两三点反而“来劲了”。为此,他非常担心,自己这种状态将无法很快适应外贸公司的工作节奏,这两天开始打起了安眠药的主意。

  同样害怕“景点人挤人”的巩利平,今年国庆也选择了“屋里蹲”。平时做活动策划、执行疲于奔命的她,长假结结实实过了一把“电视剧瘾”。从国内热播剧《辣妈正传》,到韩国综艺搞笑情节剧《running man》,没一个落下,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看得天昏地暗”。

  结果是节后归来巩利平内心无法平静,久久进入不了工作状态。见第一天归队的同事不多,她甚至打开了“播客”搜寻未看完的电视节目,“整个人还处在过节的松懈状态。”

  学生军:

  疯玩与穷学都不适应

  与上班族的“彻底放松”不同,学生军在国庆期间的状态更多样。对明年就要中考的蒋明乐来说,国庆长假和平时任何一个周末无异,除了三门主科的补习,篆刻和钢琴兴趣班也被排进日程。“严格来说,只有7日下午半天,除了整理作业、收拾书包,没有具体的学习计划,算是休息吧。”

  和田小学的周琦,要幸运得多。他和家人报团参加了新马泰七天六夜游。说起假期结束,他觉得很遗憾,“假期太短了,根本没玩够,好多地方都还没去呢!”上学第一天,他逢人便拿出手信来分发,课间休息和吃午饭时,他都不忘和要好的小伙伴们分享旅途中的“奇闻轶事”。对于几十分钟的课堂,周琦第一次觉得太难熬了。

  4-6天:

  形成新的生活规律

  心理专家介绍,每年的春节和国庆节小长假结束,在职场和学生群体中都会谈起“假期综合征”的话题,说明这并不是个小问题。类似视觉疲劳症、消化不良、上班恐惧、旅游后遗症等,都是调整不当引发的“假期综合征”的症状。

  该专家分析称,对上班族来说,假期无节制的长时间上网、看电视,眼睛和大脑处于高度兴奋和紧张状态,导致上班时眼睛红肿、全身酸痛、精神萎靡。生活和精神上的彻底放松,也致使上班后精神不济,甚至有厌烦、恐惧上班的情绪。而对学生们来说,最常见的“假期综合征”表现为因食物和游玩导致的身体不适应。如过多摄入高脂肪或高热量食物,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或因远程旅游水土不服,出现感冒发烧、角膜发炎、牙痛、口腔溃疡等各种疾病。

  就如何缓解“假期综合征”,心理专家介绍,新的睡眠规律在4-6天内就会形成,如果长假期间经常晚睡晚起,形成的睡眠习惯会不适应正常的工作作息时间。因此,在结束假期的一周内(最好四天内),停止熬夜或夜间应酬等刺激活动,抓紧时间调整睡眠和饮食,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相应地调整,使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

  此外,专家建议,早上出门或结束一天工作下班时,可以将未处理完的事情写在便笺或备忘录上,以便上班第一时间就催促自己进入“角色”。

(责编:张帆、杨磊)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