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至19日,中国乒乓球队“直通巴黎”队内选拔赛第二阶段比赛在北京举行。张继科和马龙两位新科奥运冠军毫无悬念地以排名靠前的成绩,获得第三阶段比赛的资格。不过,有关球迷网络投票产生3名球员直接入围第三阶段比赛的话题依然余音缭绕,作为中国男队力捧的两位年轻主力,张继科和马龙却在这次票选活动中失利,这样的结果让外界有些意外,但中国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却有另一种看法,“这让我们的队员知道,要想得到更多球迷的喜爱,就不能只靠竞技成绩优异。”
早在2006年,中国乒乓球队就开“国字号”运动队之先河,由公开进行的队内选拔赛产生重大赛事的部分参赛人选。延续这一传统,国乒队从今年1月至3月,将进行3个阶段的队内选拔赛以产生5名参加巴黎世乒赛的队员。其中,在第二阶段比赛开始之前,国乒队首次引入球迷票选活动,20名候选队员在四大门户网站上接受球迷和网友投票,得票最高的3名队员直接入围队内选拔赛第三阶段比赛,其余队员则需要首先参加第二阶段比赛,以争夺通往第三阶段比赛的4个名额。
短短6天的网络票选活动最终吸引了将近300万张投票,得票最高的马琳和王皓的票数都在80万张以上,位列第三的郝帅的得票也超过70万张。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近两年来战绩突出的张继科仅名列第四,另一位新星马龙名列第五。这样的票选结果自然引起张继科和马龙的“粉丝”的不满,也有业内人士对国乒队此次票选活动提出质疑,认为竞技体育要凭成绩说话,不能过于娱乐化。“我们对票选活动可能会引起争议也有思想准备。”刘国梁说,“但这不会影响我们革新的大方向,那就是要让国家队更加贴近球迷,要让队员以全面的自身素质,而不仅仅是竞技成绩去影响球迷。”
票选活动结束后,最失望的当属张继科和马龙,如果以中国竞技体育一直以来奉行的评价标准划定国乒队内现在的队员座次,张继科和马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落在第四和第五的位置。不过,正像马龙所说,票选活动也让自己看到了另一种差距,除了努力获得优异的竞技成绩外,也应该思考如何赢得更多球迷的支持。
队员的这种反思正是刘国梁希望看到的,“如果我们的队员只是能拿金牌而不具备综合素质,不能获得更多球迷的喜爱,他们不就成了‘金牌机器’?”刘国梁表示,处于第三次创业阶段的中国乒乓球队,已经把队伍发展的着眼点从单纯的竞技成绩拓展到能够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上,“乒乓球应当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票选活动让球迷决定哪些球员可以直接晋级第三阶段比赛,首先是拉近了球迷和球员之间的距离。”刘国梁说,“而后是让球员降低姿态,他们不再高高在上,他们也会考虑,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完善自己,进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关注度。”
马琳、王皓和郝帅能够在票选活动中脱颖而出,球迷看重他们的显然并不只是竞技成绩,因为以竞技成绩而言,只有马琳是奥运男单冠军,王皓连续三届奥运会都是男单亚军,郝帅甚至从未获得过奥运参赛资格。不过,他们身上的其他素质却打动了球迷,诸如王皓虽为“千年老二”,却是球迷心目中的“无冕之王”,以及郝帅在国家队多年以来的默默坚持。
反倒是张继科和马龙,作为国乒队未来的领军人,在刘国梁看来,这两个年轻人的内在魅力还有所欠缺。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尽管群众参与广泛,世界大赛成绩优异,但仍存在缺憾。“乒乓球应该有一个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里程碑式人物,就像姚明,作为一个篮球运动员,他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篮球范围。”刘国梁看好张继科能成为乒坛的姚明,“无论是形象、个性和运动成绩,他都堪当此任,但他在这次票选活动中的失利也表明,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中国运动员的生活轨迹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训练和比赛,他们封闭在运动队的小集体中,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刘国梁所说的“金牌机器”。
中国乒乓球队正在进行第三次创业,运动员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到自己应具备的运动成绩之外的另一面,刘国梁也支持、鼓励运动员加强自我修养,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加强与球迷的交流,树立运动队的新形象。刘国梁表示,中国乒乓球队的竞技成绩长盛不衰,但要想让整个队伍的生命力保持长久旺盛,乒乓球就要真正走进社会,从方方面面去影响社会。此次票选活动,只是国球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一个开始。
但国乒队的竞技成绩同样不能出现任何闪失。网络票选活动尽管产生了3名队员直接入围国乒队队内选拔赛第三阶段比赛,但这3个人并不是就此获得了世乒赛资格。依照规则,由网络票选、队内选拔赛第二阶段比赛和教练组指定,3个方式共产生9名队员参加第三阶段比赛,再争夺最终5个参加世乒赛的名额。票选活动只是让3名获胜队员省去了参加第二阶段比赛的过程。
今年5月,国乒队将在巴黎争夺世乒赛的5个单项金牌,国乒队对队员的要求是确保金牌万无一失。让刘国梁感到欣慰的是,张继科和马龙两个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历经伦敦奥运会后密集的社交活动,遭受了网络票选活动失利的打击,又要开始分出一定的精力去关注自己的球迷支持度,但依然保持了较好的竞技状态,这或许可以让国乒队更有信心,运动员的优异竞技成绩与全面素质培养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本报北京1月19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