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兵点金】
郎平的动力
在郎平的职业生涯里,拿冠军已经拿到手软。但是,作为职业教练,以52岁的“中龄”,她还有时间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这或许是她心底里执教中国女排的深层动力。
“最后一层窗户纸”,就是带领国家队夺取世界女排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或世界杯)的其中一次世界冠军。
从1995年正式执掌国字号教鞭起,郎平业绩斐然:两次奥运会亚军(分别率领中国和美国女排),一次世锦赛亚军,一次世界杯赛第三名。只是,独缺一个世界冠军。这一“缺”,无损她“世界最佳教练”的荣光,但是,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唯一一个仍活跃在世界排坛最前线的功勋运动员、成功教练员,若不能在职业生涯的后半程登上世界排坛的巅峰,于女子排坛和她自己,都是一桩憾事。
以笔者亲历的2011年世界杯和2012年奥运会女排赛所见,今时今日的世界女排并无绝对一枝独秀的队伍,中国女排以哀兵之态勇夺2011年世界杯季军,所凭借的主要是上紧到手指尖的心理发条,以及转化为“多跑一步、多救一次、多拼一分”的团队战斗力;而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滑坡,最大病灶仍是失了心气和韧性。再往前看,2004年奥运会中国女排之所以登顶成功,画龙点睛之处也并非赢在绝对实力,而是每一分都当最后一分般拼搏的不息斗心。
以恒心和韧性坚持到最后者,往往就是胜利者。在女子排坛,这几乎是个颠扑不破的“制胜攻略”。这一底蕴,中国女排不缺,郎平更不缺。带“一穷二白”的广东恒大女排的成功经历,又一次彰显了郎平的持久战力。
所以,郎平在中国女排又一次滑落之际,经过深思熟虑又一次挺身而出,是众望所归,也是胸有成竹。
陪着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又三年,期待2016巴西奥运会,郎平和中国女排一起,完成她职业生涯最壮丽的一次演出!(汪 晖)
【小档案】
1978年年底入选中国女排,任主攻手,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功臣。最辉煌战绩为1984年作为女排主力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上战胜美国队获得奥运会金牌。
1987年以公派自费身份到美国留学。
1989年到意大利摩迪那俱乐部打球,带领意大利摩迪那俱乐部女子排球队获意大利杯赛冠军。
1991年到新墨西哥州继续学业,并任新墨西哥州大学女子排球队教练。期间历任八佰伴全明星队和世界超级明星联队主教练,并应邀出任美国排球协会全美训练中心总教练。
1995年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同年率队获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三名。
1996年率领中国女排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
1997年率国家队获第九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1998年夺得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第13届亚运会排球比赛金牌。1999年3月以身体状况不佳为由而辞职。
1999年高薪受聘于意大利摩迪那队任主教练,带领球队获得2000年意大利女排联赛冠军、2001年夺得欧洲女排冠军联赛冠军、2002年再夺得意大利联赛和杯赛双料冠军。2002-2003赛季开始,郎平转而执教意大利诺瓦拉市圣女俱乐部,率领球队夺得意大利超级杯和2004年意大利联赛冠军。
2005年,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2008年奥运会带领美国队以3比2战胜中国女排,最终不敌巴西获得银牌。
2009年回国执教恒大女排至今,共夺得一次甲B联赛冠军,一次甲A联赛冠军和两个亚军。(苏荇/辑)
(来源:羊城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