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综合

广州日报:学新闻的李娜误读了媒体

2013年07月05日08:32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

2012年9月14日,李娜携自传《独自上场》做客武汉体育学院。该校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德胜教授主持了“李娜与武体师生面对面”的专场活动。之后,张德胜专门为这次活动撰写了评论文章。今天,我们重读这篇评论,依然觉得切中肯綮,它对于构建体育明星与大众媒体之间的共生关系,也许会有所脾益,故转发之。

平心而论,李娜能有今天,一是取决于她的成绩,特别是法网夺冠;二是拜媒体所赐,是媒体把李娜塑造成民族英雄,进而打造成吸金女王,吸引更多的国人热爱李娜,热爱网球

没有媒体就没有李娜

今天的职业体育其实是媒体体育,它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赛事资源、媒体资源、广告与赞助资源、受众资源“四位一体”。李娜的法网夺冠是起点,老百姓“埋单”是终端,但媒体是枢纽,是操盘手。

如果没有媒体的扩散,没有央视“童可欣们”哽咽的解说,国人的情绪不会被煽动到极点,李娜的晕轮效应就不会形成。李娜口口声声说其不看国内电视网球,不读报纸网球新闻,不爱听央视的解说,只听英文解说,只想做普通人,不想做英雄,这恐怕口不应心吧?如果不是国内媒体把你包装成英雄,有谁会买你代言的产品?“国际娜”的英语再流利,她所代言产品的消费者主要还是不懂外语的中国人吧?不然,她也没必要抱病多日四处演讲与签售。

李娜误读了媒体

李娜受惠于媒体,却对媒体一再误读。在李娜刚学新闻的时候,她“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名体育记者,能够多站在运动员的角度为他们说话”。在她成名以后,她说:“我不懂得如何与媒体周旋,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交朋友,怎样让自己的意思明确地表达出来。”

在李娜看来,好的记者应该是球员的朋友。非也!记者与球员的关系,只是简单的工作关系而已,不可能也不应该建立私人朋友关系,因为记者不能成为某个球员或球队的拉拉队队长,否则,新闻就容易丧失公正性。

优秀的记者都会牢记,他们手中的笔是用来为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传递信息和表达诉求的,其次,他们要为自己所供职的媒体负责,要坚持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平衡的报道原则。

质疑是记者的职业天性,而核实则是记者的工作方法。如果记者质疑错了,你多解释两遍,也不会有什么重大损失。对于李娜来说,她完全可以平等、平和、坦荡地面对国内外媒体,因为她的生活很简单,也很透明,几乎没有任何绯闻类的负面新闻,她完全可以敞开胸怀,与记者友好交流,根本没必要死守“只谈比赛不谈其他”的所谓底线。

光谈比赛是不够的

对于媒体来说,光谈比赛是不够的,因为比赛本身的信息比较有限。如果你一盘连丢6局,记者肯定要质疑背后的原因。你就不能只说“不过是输了一场比赛而已”,然后拒记者于千里之外。长此以往,李娜与媒体的相互伤害还要继续。

还有,既然李娜能在书中大曝个人与家庭隐私,那为什么就不能当面或正面告诉记者呢?因为图书和报刊、广电都是大众传播。李娜大可不必把自己变成一只刺猬,见国内记者就躲,见尖锐问题就呛,更不能像手持长矛的唐·吉诃德一样,动不动就大战风车。

 

(责编:杨磊、张帆)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