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体育专题>>第27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大学生运动员培养 两种模式渐行渐近

记者 薛原 马剑

2013年07月10日08:13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大学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现役或退役的专业选手进入大学“回炉”,由于竞技水准已达到相当的高度,补的主要是文化知识;一种是从高中升上来的青少年选手,除了学业外,也要努力在赛场上拼搏,以求突破。

  模式一:运动员学生

  喀山大运会中国跳水队有两名奥运冠军压阵。火亮的学籍在中国人民大学,罗玉通在中山大学。领队雷鸣介绍说,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国家跳水队和人大开展合作,人大的老师会来队里上课。火亮念新闻,但专业不是自己选的,也没想过毕业后要干什么,“毕竟现在还有训练,以后要做的事应该也和体育有关吧。”老师隔三差五来上课,对于运动员来说也算一种调剂。罗玉通则打算今年全运会后将重心转向学业,“自己文化课比较欠缺,但这对未来还是挺重要的。”

  对于这些运动员而言,接触体育专项之外的知识,丰富自身综合素质,人生补上这堂课,自然必要。不过,依靠竞技成绩敲开大学之门的运动员毕竟是少数。另一方面,对于大学而言,在学校的操场上不会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融入程度也不同于普通学生。这些“运动员学生”的身份认同能否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有问号。

  模式二:学生运动员

  喀山大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队领队赵俊杰说,参加本届大运会的田径选手都是大学选拔赛的优胜者,只有竞走项目的运动员和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协调,由中心选派。而田径队的绝大部分选手都已在各省体育局注册,“事实上大学培养出的选手已在为专业队输送人才。”

  “学生运动员”的厚度增加,和学校竞赛体系的畅通有关。近些年来,全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已列入田管中心竞赛计划,更重要的是比赛成绩可以成为运动员等级审批的依据。这激发了中学开展田径运动的热情,“现在每年的全国中学生田径赛参赛人数已达到1800人左右。”

  高校培养出的运动员在省队注册后,一方面多了比赛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高校训练经费不足的问题。过去,全国大学生田径赛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是高水平运动员,乙组是普通学生。现在高水平组又分为甲A和甲B,在专业队注册的学生参加甲A组比赛,“这样划分是为了让选手水平更接近,也更公平。目前甲A和甲B选手大概各占一半。”

  由于竞赛体系的相互认可,推动了田径项目“两种模式”的融合态势。而篮球项目则完全在大学生超级联赛和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佼佼者中挑选队员。

  两种模式能渐行渐近,在于实现了优势互补。说到底,还是因为时代的发展使培养体育人才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对运动成绩的追求,不能离开“育人”的宗旨。

联系本文记者

薛原
[留言][博客][微博]
(责编:张帆、胡雪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