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超联赛昨天上演大结局,当广州恒大在天河体育场第3次捧起火神杯的时候,青岛中能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尝到了17年来首次从顶级联赛降级的苦涩。其余中超诸旅,看看积分榜排名的升升跌跌,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毫无疑问,今年中超的第一主题就是“恒大王朝”的建立。恒大用仅输1场的成绩历史性创造了中超3连冠,除了射手纪录没有打破之外,恒大打破了中超几乎所有的纪录。眼下,恒大准备在一周之后隆重问鼎亚冠,“恒大模式”成为震惊国际足坛的中国符号。
然而,当恒大的光芒越来越强烈时,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中超联赛显得越发集体卑微。
去年的中超因为各队普遍加大了投入,并引进了诸多国际级大牌球星,客观上促进了竞争水平和观赏水平的提升,可以说是中国职业联赛创立以来最成功的一年。今年是中国职业联赛创立的第20个年头,中超本应呈现更大的活力,制造更多的悬念与话题。但可惜的是,除了广州恒大成为最大的赢家,其他球队都成了无奈的陪衬者。
一个成熟的联赛,结构应该是纺锤形,而看看今年中超的结构——恒大领先第2名~第4名多达18分至33分,第5名至倒数第2名之间只有10分分差。形象来看,中超就像一支脆弱的“铅笔”。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16支中超球队中居然只有5队的净胜球不是负数!这样的结构是畸形的,令人产生“恒大”与“中超”之间画上不等号的撕裂感。
正如去年众多大牌球星的涌入只给中超带来昙花一现的效果,仅靠恒大一枝独秀同样不可能让中超保持长久竞争力。恒大模式的成功并非只是烧钱的成功,而是“投入+人才+管理”三位一体的完善职业足球运营体系的成果。恒大的成功为中超树立了一个标杆,但如果不能成为更多中超球队靠近的目标,那么这种意义将大打折扣。
怎样改写“恒大”与“中超”——乃至“恒大”与“中国足球”之间的不等号?期待明年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