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国家体育总局等8个部门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就近日印发的八部门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意见》将“运营管理改革”作为切入点,为大型体育场馆的重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大型体育场馆需要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中国,有的大型体育场馆专为举办大型赛事而建,比赛过后便弃之不用;有的建在城市偏远的新区,即便开放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目前的种种问题,都说明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不能简单地以“开门迎客”为万事大吉,要想全面提升体育场馆的服务能力和利用水平,还得从运营管理的方式上下功夫。
目前,不少大型体育场馆为国家及政府所有,其中一部分由于管理体制机制陈旧而造成场馆运营效能低、服务能力差、发展活力不足,最终导致场馆资源被闲置浪费,沦落到“半死不活”的境地。
与此同时,一些民营的体育场馆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北京的万事达中心(五棵松体育馆)是国内少有的一家完全民营的大型体育场馆,如今不仅是不少高端篮球赛事的举办地,还是很多歌星演唱会落户北京的不二选择。就在这些活动如火如荼举办的同时,万事达中心也没有失去体育服务的公益性,在外场的篮球公园,3对3篮球赛同样开展得不亦乐乎……
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启用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办法。专业的团队能够依照市场规律,使场馆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这一点是旧有体制机制所不能及的。都说广州恒大队的成功要归功于引入欧洲俱乐部的先进管理办法,体育场馆又何尝不是这样。正因为此,场馆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运营方式的改革才显得尤为必要。
大型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远非目前我国体育场馆的唯一问题,若能依靠运营管理创新激发大型场馆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上的潜力,满足群众健身方面的需求,进而解决比赛场馆多、健身场馆少等结构性问题,善莫大焉。
《 人民日报 》( 2013年12月19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