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球乒乓在全国各种业余赛事常年不断,办赛宗旨皆是全民健身。北京市乒协常务副主席、国乒宿将郭仲恭最近参加北京青龙桥地区第三届乒乓联赛筹备会,特别提醒主办者制定好规则,警惕“专业外援”让业余赛事变味, “专业雇佣军”搅局,“破坏”公平竞争原则,让草根选手少了许多参赛乐趣。
知情人告诉记者,北京等地的“乒乓江湖”至少有几十个专业高手,至少是省队退役水平,甚至现役队员也有“偷偷摸摸”出来打业余比赛的。作为“专业外援”,他们活跃在各种业余乒乓赛场,充当雇佣军角色,替人家争金夺银,自己也有好处。每次出场费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他们甚至还有“经纪人”。
“专业外援”现象混迹业余赛事存在多年了,也不局限于乒乓项目。最初对全民健身还是有些积极意义,逐渐变异。不久前,北京市郊区县比赛,XX县“雇佣军”代表队一路横扫夺冠,可这个县的少年体校多年也没有向北京市输送人才,河北雇佣军夺冠让人唏嘘。上海曾爆出专业运动员“抢”走市农运会乒乓球单打冠军的丑闻,黑龙江少年比赛曾出现冒名顶替,学生家长甚至吵着要去派出所查档案。
网友“运动快乐”说:“我每次参赛都被专业的“冒牌货”打的落花流水,真觉得很悲哀。” “唯金牌论”已深入到我们社会系统的骨髓。再小的比赛也关乎名利与政绩,什么升学加分呀,奖励呀都混杂其中。本来搞些业余比赛,原则是“重在快乐、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健身、”,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结果又演变成“雇佣军”厮夺金牌的舞台,办比赛的价值何在?“缺少了公平竞赛原则,业余比赛的冠军和奖杯就成了表面文章。”郭仲恭强调,“不少专业运动员一会儿是学生,一会儿是工人,一会儿是农民,一会儿是白领,他们去参加各种业余比赛,对公众社会一点好处都没有。竞赛只是一种激励手段,而绝不是目的。”
要限制“专业外援”打业余比赛可以有多种办法与思路。比如,中国乒协联合社会力量正在逐步推广一种无年龄和性别限制的乒乓球实力等级积分赛制,积分赛在同一水平线的爱好者之间进行。比如,不久前,快乐乒乓网在苏州举办了大规模的积分赛总决赛,为2015年苏州世乒赛造势。草根球员按积分档比赛,婉拒2300分以上的专业球手参赛,网友“雨丝情仇”说:“参加快乐乒乓积分赛,同档球友比赛,没有“专业大腕”搅局,输赢我都开心!”让草根球员尽享运动快乐,让体育回归其本质。群众基础雄厚的中国乒乓球运动,也需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