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索契2月16日体育专电 新华社记者 刘刚
一百个人眼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往往大相径庭,但可能也会因此产生新的感悟。比如,奥运会的金牌到底有多重?
体育竞技的魅力就在于竞争,在顽强拼搏中迸发激情,在公平竞争中提高水平。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不想争取金牌的运动员也不会是好运动员。不要说是像奥运会这样的全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就是社区、学校里的体育活动,如果没有了对名次的竞争、对荣誉的向往,体育活动的持续性和精彩呈度也会大打折扣。
但在索契冬奥会上,我们也会发现,不仅因竞赛规则的改变而可能产生不同的冠军,就仅仅是因为计时精确尺度的不同,也可能造就不同的金牌得主。
比如高山滑雪女子速降赛场上,斯洛文尼亚选手蒂娜·马泽和瑞士人多米尼克·吉辛同以1分41秒57的成绩获得金牌,这是冬奥会这一项目中首次出现并列冠军。但假设这一项目的计时像短道速滑那样,精确到以秒为单位的小数点后3位,那么这历史性的一幕就很有可能不会出现。同样,假如短道速滑的计时,只精确到以秒为单位的小数点后1位,那么周洋和沈石溪将并列女子1500米冠军。
在这一进一退的假设中,你是否会对金牌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你是否还会坚持金牌就是唯一?
从奥林匹克的理念上说,金牌并不意味着一切。奥林匹克宪章强调,运动是与生俱来的人权。金牌的产生是体育竞技规则使然,是为了激发更大的荣誉感和更强的吸引力。
而荣誉感绝非虚荣心。人类向极限发起的挑战,那怕是以秒为单位小数点后3位的进步也是异常的艰难。在冰与火的激情背后,是那些一流运动员流泪、流汗,甚至是流血的种种牺牲。
如果没有了对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体育竞技将会平淡无奇,甚至索然无味。由此,我们才能明白,对金牌的追求应当是对顽强拼搏的精神嘉奖,是对人生的激励。
同样是获取奥运会金牌,但雅典奥运会上的刘翔和本届冬奥会上的张虹,都瞬间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基础大项上的突破,也是因为他们实现了几代人追求的梦想。试想,如果有一天中国足球夺得奥运会或世界杯的冠军,那将会产生怎样的震动!
中国社会在发展进步,金牌观念也在发生变化。100多年前,奥林匹克人人能参赛的理想传入中国,一句“我能比呀”,不仅是翻译的结果,更反映当时中国人渴望被平等看待的心情。但当刘长春代表中国首次踏上奥运征程的时候,外部世界并没有多少人拿中国当回事,直到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那一声枪响、杨扬在盐湖城冬奥会奏响国歌。
那时,金牌体现的就是实力提升,是中国自觉融入世界的象征。如今中国人的梦想向更广阔的天空飞翔,对群众参与程度高或是观赏性强的体育项目,提出了更多、更大的要求。比如在国内大中城市悄然兴起的冰球,融合了技巧与冒险元素的U型场地,不知催生了多少花季少年的时尚梦想。尽管有些冰雪项目我们目前还并不熟悉,在国内开展还有种种局限,但它们的潜力却是巨大的,利用市场化手段完全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体育结构性需求的变化,也导致了对金牌份量的重估,这无疑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将为中国体育深化改革注入更强大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