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索契,就有朋友迫不及待在微信中问我有没有看到防空导弹?也难怪,索契冬奥会30亿美元打造了海陆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网,号称史上最贵。军队在赛场附近的山口和峡谷巡逻,海航部队甚至战斗蛙人,实时监控黑海沿岸海情,空降突击师随时待命听候召唤,大名鼎鼎的“阿尔法”特种部队担负紧急反恐任务。不过,总感觉无人机、地空导弹这些“高大上”离我太远,还是看看我在索契每天工作生活中感受到的环境吧。
不用喝一口 只要照一下
索契的奥运村、奥林匹克公园和主新闻中心是安保隔离区。持证记者进入的时候,首先要验证,然后进行安检。大衣、背包、马甲、外套,以及手机、手表等随身携带的物品都通过X光检测。然后由安检员对全身进行手检。背包里的物品最受关注的是食品,不管是有颜色的可乐,还是透明的矿泉水,都要开包检查。头一次碰上检查饮料,我拧开瓶盖要喝一口,被安检员拦住,他拿一个设备贴近瓶身,照了一下,然后就微笑着放行了。但是,金属质地的保温水杯就没那么容易过关了。两位安检员曾把我的水杯研究了半天,问我这是什么东西。我打开水杯,给他们看,两个安检员还嘀咕了半天,才回头对我说sorry,然后放行。
值得一提的是,离开安保隔离区也需要验证。所以即使有人蒙混过关进来了,想出去也不那么容易啊。
小封条有大作用
索契冬奥会有两个赛区,山地赛区和海滨赛区。去往山地赛区采访必须从主新闻中心坐车到山地赛区的高尔基媒体中心中转。通过安检进入主新闻中心后,坐车只需查看媒体证件。上车后,工作人员用一次性的封条贴在车门外侧,车子就可以出发了。经过50分钟车程,车子到达高尔基媒体中心,工作人员确认封条没有被撕开,然后上车用设备查验乘车人证件。轻轻一扫,证件信息和持证人照片一目了然。当然,同时有人对车底进行检查,人车检查通过,车子才被放行进入高尔基媒体中心。
别小看这个封条,如果封条有破损,证明车门在中途打开过,那就对不起了,全车原路返回。这些小封条不止贴在车门上,车窗、天窗,甚至发动机盖子两侧也会贴上封条。
人海战术加高科技
索契的安保用的也是人海战术,你在索契街头走一下就有感觉了。没走多远就能看到安保人员的身影。索契本身只有30多万人口,但是为了冬奥会部署的安保人员超过4万。这包括近3万名特警,8000多人的内务部队以及负责边界巡逻的3000多人常规部队等,连哥萨克骑兵都调来了1000人。
其中,人数最多的是穿紫花夹克的安保人员。他们主要在街头和各处的安检口,除了安检,也负责周边的治安巡逻。其次是穿深灰色制服和短靴的警察,他们在街头、火车上或者在重要的交通路口巡视。哥萨克骑兵来了1000人,很少见到。
高科技装备当然也少不了。例如索契国际机场的安全系统,具备3D人脸识别、视频分析等超凡功能,可提供安全监控、报警、检测和快速反应支援等。索契的街道路口等处安装了5500台监控摄像机。在奥运场馆的上空,抬头就可以看见飞艇,这些空中飞行器全天候24小时运作,从高空监测整个奥运区域。
观众也要挂身份牌
索契冬奥会的一大特色是到处是脖子上挂牌的人。男女老少一人一牌,这就是观众身份认证,也是安保的一个重要举措。
想看冬奥会比赛,必须在组委会票务网站上用实名信息购买。然后到设置在市中心或火车站的观众认证中心办卡取票。出示个人证件,就可以得到一个身份卡,卡片正面有照片,背面有个人出生日期等信息。有了这张卡,可以免费乘坐往来于索契市区和奥林匹克公园的所有火车和奥运巴士。
这样一个证件不仅能快速验证观众信息,赛后也是一个不错的个人纪念品。
本报记者 周文丽 (索契17日电)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