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出台振兴体育产业的政策下,作为中国体育职业化龙头的中超联赛,每年至少投入上亿资金的各俱乐部将如何积极应变,怎样改变经营方式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辽足宏运俱乐部总经理黄雁昨天谈到新形势下的中超时说:“中超俱乐部目前就像是‘富二代’,大部分运营的资金都来自投资方的输血,自身的经营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如果不能改变‘俱乐部儿子’靠着“投资方老子”养活的局面,那么中超就永远长不大,中国足球的职业化、中国体育产业化就不算成功。”
联赛越来越火 亏损越来越大
中超最近几年越来越火,观众人数早已位居亚洲首位,不过看上去异常光鲜的背后却是各俱乐部的亏损情况越来越严重。黄雁说:“中超各俱乐部是目前中国体育最烧钱的联赛,16支球队中有像恒大年投入5亿元以上的豪门,也有像辽足这样年投入近亿元的小本经营俱乐部。就像我们这样小本经营的俱乐部,可以说和国内其他项目相比,也绝对是烧钱的项目。各个俱乐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投资方的巨额投入,说白了,目前缺乏自身造血功能的俱乐部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
黄雁说:“从宏运集团2006年接手辽足,到2010年左右的时候,每年的投入在5000万-6000万元左右,但2011年恒大的介入突然让中超俱乐部运营水涨船高。从那年开始,我们俱乐部的运营每年投入也被迫大幅上涨,最近几年每年都在亿元以上。虽然中超这几年的广告、门票等方面收入有了不小的提升,但与各俱乐部急速上涨的投入相比差了很多。说白了,投资人每年投资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中超联赛自身经营增长的速度,各俱乐部的亏损越来越严重。”
漂亮报表后是巨大的亏损
从中超个别俱乐部的财务报表上来看,上赛季显示是盈利的,对此黄雁直言:“现阶段,中超各俱乐部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来源于广告赞助商的投入,主场门票经营。按中国足协的规定、中超联赛各个俱乐部有一个准入条件,这对俱乐部的经营条件是有明确要求的,不能亏损太严重。细分俱乐部的收入是两个层面,一是靠俱乐部自身在市场下运作能取得的收入,其实是不足以维持俱乐部自身运营的,而且绝大部分自身经营收入与投入相差巨大。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投资方,主要是胸前、背后广告的收入,这方面的赞助商基本都是俱乐部投资方的公司,就是‘老子’把钱给了‘儿子’。这个价格的随意性很大,说是几千万元也可以,上亿元也可以,说白了,都是投资人自己说的算,可以让财务报表看上去亮丽一些,。
这种过渡依赖投资方输血的经营方式可以说隐患很大,黄雁举例,“像今年降级的大连阿尔滨,曾斥巨资引进凯塔、瓦罗等球星,今年却因欠薪而导致降级。这种过山车的经营方式,对整个中超联赛伤害很大。”
国家振兴体育产业看到希望
在目前的中超赛场上,各家俱乐部的投资方已不再只限于房地产这样的单一领域,也分为私企俱乐部和国企俱乐部。在黄雁看来,每家俱乐部只有立足于自身的特点,而不是盲目跟风投钱,才能形成俱乐部的可持性发展,“说到模式,我认为中超俱乐部16家投资方各有不同,我们宏运集团与国安和鲁能这样的大型国企不同,而且与恒大、富力这样的上市公司也不一样。辽宁宏运要探寻属于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我们要坚持的道路是走本土化之路,尽量启用自身培养的球员,依托辽宁深厚的足球底蕴和文化,利用大家以前对我们的关注不断地改善和完善自己。”
黄雁特意提到了国家振兴体育产业的政策,“这个新政让中国所有体育人看到了希望,职业联赛有着社会的公益性,不应该完全按照企业对待。国家已经明确要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我们也在等待着相关细则的出台。相信在相关政策的扶植下,中国足球的投资人的积极性会更高,中超俱乐部的经营会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