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综合

韩信杯首创海外办赛模式  象棋“走出去”实现突围

2014年11月15日10:29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作为一项源自中国的古老棋种,象棋给人的印象总是“关起门来的游戏”。竞技实力的独大、国际辐射的局限、东西文化的隔膜,让这项运动的海外推广一直难逃“围城”。日前,第六届“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邀请赛首次移师德国汉堡,开创了象棋项目海外办赛的先河。在中国象棋界看来,这是象棋运动长达32年“走出去”历程中的一次重要突围。

办赛

借助孔子学院进行全球辐射,靠“软渗透”提升海外认知度

在国内诸多象棋赛事中,韩信杯定位于“国际化”,自2009年创办以来,每一届的12名参赛棋手一半来自海外。“记得首届比赛时,主办方开玩笑说争取把国际邀请赛真的办到国外去,但在当时不可能实现。长期以来,象棋的海外交流受到各种条件限制,手段比较单一,基本局限于派棋手出国参加活动或棋艺展示。”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象棋部副主任郭莉萍坦言。

历经5年成长,韩信杯逐步积累品牌厚度,在2012年被正式列入年度国际赛事计划。而借助孔子学院的渠道,最终促成这项象棋赛事真正走出国门。据了解,中国象棋协会与孔子学院总部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计划在全球的孔子学院推广象棋。“我们与德国象棋协会已有几年的合作,在汉堡豫园每个月都有象棋俱乐部活动,也举办过全德国乃至欧洲级别的象棋比赛。”汉堡大学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康易清表示,此次承办韩信杯,可谓“象棋东方快车”推广项目的首航。

象棋海外办赛的价值,不止在于提升本土赛事品牌,更拓宽了象棋全球辐射的路径。“从今年开始,在孔子学院的中方外派人员中,已有近1000人接受了象棋培训,他们到海外授课时可以像教书法、国画一样传播普及象棋。毕竟象棋在海外认知度仍不高,借助文化产品的‘软渗透‘,单靠体育部门是无法实现的。”郭莉萍说。

不过,韩信杯“走出去”目前看只是个案,与其自身定位、地域条件、资金支持息息相关。据透露,此次韩信杯海外办赛全部由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当地政府出资,明年将延续“巡回办赛模式”,可能移师港澳台地区。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象棋赛事应该差异化发展,不主张都盲目‘走出去’,韩信杯的办赛模式确实有突破并实现多赢,但也不必每个赛事都仿照。”

推广

目前海外象棋局限于华人圈,突出文化属性粘合西方人群

或许是首度易地而战,此次“德国版”韩信杯冷门迭爆。“等级分第一人”王天一在决赛中不敌江苏棋手王斌,许银川、赵鑫鑫更是接连负于海外业余高手,令前来观战的当地象棋爱好者大跌眼镜。据了解,目前欧美国家的象棋活动仍局限于华裔、越南裔的小圈子,本地人参与并不多。相形之下,德国象棋协会的发展已算不错,每年在不同地区组织比赛,参与人数达70—80人,其中一半是西方人。

中国象棋协会主席刘思明曾直言,一个体育项目如果不能在国际上形成一定影响力,在国内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象棋自1982年正式被列为海外推广项目以来,尽管推广力度和手段不断加强,但整体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目前,世界象棋联合会的会员组织只有25个,而同期向海外推广的武术项目已达100多个。除了中国、越南等少数地区,其他地区的象棋协会活跃人数有限,难以形成可持续推广和规模发展。

“象棋作为智力运动,观赏性相对较差。在西方国家,有国际象棋先入为主,很多人不愿再把精力投向大同小异的象棋。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象棋的下法、阵型、招式等也很难被西方人理解。”郭莉萍认为,如果象棋仅以竞技体育的形式推广难有出路,应靠其文化底蕴粘合更多人群,这既符合世界日渐了解中国文化的大趋势,也为项目发展创造更多潜力和空间。

“此次韩信杯期间,正值汉堡两年一度的‘中国文化节’,向更多德国人推介象棋背后的历史、文化,比单纯靠体育比赛推广更有效果。这种办赛模式能为象棋在海外聚拢更多人气。”康易清说。 (人民网记者郑轶)

(责编:温静、胡雪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