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本網原創>>人民日報

乒乓解憂之諫(大昭評論)

2013年05月21日07: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中國乒乓球隊奮斗幾十年,終於成為誰也休想撼動的獨家老大,但大也有大的難處。培養對手,向自己挑戰,前提是人家願意不願意玩。限制強者優勢是保持乒乓生態平衡的根本

巴黎傳來的世乒賽消息,引起網上熱議。中國乒乓球隊奮斗幾十年,歷經艱辛坎坷之路,終於成為誰也休想撼動的獨家老大。這些年,他們越來越體會到大有大的難處。

與幾位朋友討論世乒賽結果。有人問,世界乒乓球運動有了中國以外的選手奪冠,是否意味著格局出現變化?我以為沒有變化,就看中國隊願意把哪一部分切給別人,而不是別人努力在哪個單項實現突破,一切盡在中國隊掌控之中。

有人問,混雙痛失冠軍,是否表明對手實力提升?我以為,非也。中國選手包攬男、女單打全部獎牌,擁有最強四男四女的隊伍,竟然拿不回別人也並不看重的混雙冠軍,誰能相信?選擇性輸球這一招倘若用久了,未必總能有人領情。

還有人問,兩座獎杯易主,是否表明中國乒乓球“養狼”計劃初見成效?我以為,培養對手,向自己挑戰,增加自己獨霸的難度,一點意義也沒有。人家願意不願意玩,這是第一位的﹔中國願意不願意帶著人家一起玩,是第二位的。

顯然,限制強者優勢是保持乒乓生態平衡的根本。但是,換大球、限膠水、控發球、減名額,都不是辦法,隻能說明國際乒聯的腦子動歪了。中國隊自己放棄競爭,使對手無緣與最強勁的中國選手過招,則是對人家不夠尊重。

像中國這樣從幾歲兒童中選拔苗子,犧牲孩子理應享有的學業,埋頭於球台前苦苦修行,恐怕世界難找,少之又少。它不符合快樂乒乓和健康成長的理念。中國人將乒乓球奉為國球,但發展方式的轉變勢在必行。有全世界望塵莫及的業余乒乓大軍,將其中佼佼者加以訓練,何愁登不上世界大賽殿堂!將一個體育項目的競技功能突出到極致,不惜失去其作為文化交流的手段和平台,中國乒乓球切莫跑偏。

 

聯系本文記者

汪大昭
[留言][博客][微博]
(責編:溫靜、張帆)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