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沈陽9月7日體育專電(記者盧羨婷、王浩明、汪涌)“全民健身、共享全運”,這是本屆全運會的口號——很美麗的願景,但是實施起來並不能簡單對待。
人們習慣於用賽事運行是否平穩、運動成績是否突出、服務工作是否到位等指標來衡量全運會舉辦的成功與否。其實,除開這些僅僅圍繞賽事的標准,全運會對於全民建設的影響才是一場更加漫長的考試。
本屆全運會開幕式上的表演,全部由老百姓擔當,節目傾向大眾化,甚至還有國人耳熟能詳的廣播體操,展現出“全民參與、回歸體育、節約朴素”的一面,也讓人看到全民健身與競技體育兩條腿走路的大思路正在發酵。
然而,四年一屆的大型賽事過后,能給老百姓留下了什麼?“全民健身、共享全運”,老百姓究竟需要什麼?
記者在近日採訪中發現,在健身時有場地、有交流、有指導、有服務才是老百姓呼聲最高的。
“都說全民健身好,怎奈鍛煉場地少”,在不少群眾眼中,全民健身首先要滿足群眾對健身場館的需求。城市將體育場館用作城建“急先鋒”當然能夠拉動基礎建設,但一些場館的建設缺乏基本的布局合理性和前瞻性,導致場館履行完賽事的任務之后便淪為“大而無用”的“白象”,而在城市的另一角,擁有很高健身熱情的群眾卻苦於“一館難求”。
讓體育場館回歸人民群眾的懷抱,應是“后全運時代”和以后舉辦大型賽事新建場館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我國在許多“金牌項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真正能讓百姓強身健體的方式和場館著實不多。人們很少會接觸射擊、舉重等項目,而能讓大家踢足球、打籃球、跑步的公共體育場館及高水平的健身指導員卻數量有限。
如今全民健身熱情高漲,但人們多是自發運動,甚至是“盲目”運動,一旦發生不測,體育運動就被當成了“雞肋”。舉辦賽事固然重要,但大力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對群眾健身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安全管理等相關工作也必須放在同等的位置。這樣,中國體育才不至於“畸形”。
全民全運,不能是句口號,而應該把全民健身推向常態化。一場奧運會過后,舉國上下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一場全運會,國人健身的熱情再次被激發。全民健身需要大型的競技比賽來加溫,同樣,中國體育也需要永不落幕的“全民賽事”來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