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2013年第十二屆全運會>>全運評論

中國青年報:增金政策救不了三大球的“窮”

慈鑫

2013年09月11日07: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增金政策救不了三大球的“窮”

9月10日,在全運會U20男足決賽中,上海隊憑借加時賽的進球,以1︰0擊敗東道主遼寧隊奪冠。

在今天下午進行的全運會U20男足三四名爭奪戰上,新疆隊以0︰1不敵浙江隊,雖然第四名的成績意味著新疆代表團可以在獎牌榜上計入3枚銀牌,但再多的銀牌也抵不過1枚金牌,對於還沒有職業足球隊的新疆來說,目前足球事業的每一步發展都維系在全運會上。

新疆男足能夠在全運會上打入四強,已是歷史性的突破,但這支隊伍中除少數隊員有機會加盟內地的職業俱樂部外,大多數隊員在全運會后的去向仍是未知數。本屆全運會開始對三大球實行3倍獎勵機制並設立青少年組比賽,這刺激了地方培養三大球后備人才的積極性,但專門成立一支打全運會的青少年隊伍與真正推動三大球長遠發展並不能畫等號,新疆足球面臨的尷尬並非個案。本屆全運會上,很多省市代表隊都感嘆,在三大球青少年隊伍更受重視的同時,面臨的新問題同樣不少。

提前感受全運潛規則

“我們是帶著奪冠的目標來的,但最后得了第四,還是有些遺憾。”新疆U20男足主教練帕爾哈提今天在賽后表示。回顧此次全運會征程,帕爾哈提仍舊對半決賽上負於東道主遼寧隊的結果耿耿於懷。正是在那場點球大戰中負於對手,使得新疆隊失去了晉級決賽的資格,但帕爾哈提並不承認新疆隊輸給了遼寧隊,他強調,新疆隊在本次全運會上“隻輸了今天這一場。”

對遼寧隊的那場比賽,新疆隊沒有派全部主力上場,因為隊中有從遼寧隊交流來的許萬權和魯啟超等隊員,不可能讓他們再與“舊主”拼殺。被交流出去的運動員不能做出有損於輸出單位利益的事情,這種潛規則在全運會大行其道,盡管這種“默契”顯然有悖於體育競賽的公平精神。

因為幾名主力隊員不能參賽,新疆隊的實力自然受到影響,原本有較大勝面的比賽最終打平,又因為點球大戰的偶然性太大而落敗,新疆隊顯然不能心服口服地接受失利的結果。

明知輸得委屈,但帕爾哈提又不知該如何向隊員們解釋全運賽場上除了有比賽規則之外,還有另一套無法逃避的“潛規則”。實際上,在這群被視為新疆足球希望的20歲以下的年輕人心裡,已經刻上了這段無奈的回憶。

其實,首次設立三大球青少年組比賽的本屆全運會,已經不止一次地讓年輕的隊員提前接受全運陰暗面的洗禮,男足U20小組賽遼寧隊與上海隊的疑似默契球,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

一名地方隊教練向記者介紹,原本並不以取得全運會成績作為培養目的的三大球青少年球隊,也開始奉行“拜金主義”,“領導和教練以前鼓勵隊員好好訓練的提法是‘早日進入一線隊’,現在則變成了‘爭取拿到全運會金牌、獎牌,金牌有××錢的獎勵,獎牌有××錢的獎勵’。”

這名教練還向記者透露,一些參賽隊因實力不夠而難以進入前3名,但在5到8名的排位賽上也煞費苦心,“他們不是讓隊員努力更進一個名次,而是算計著拿到什麼樣的成績獲得的獎金最高。因為在有些省市,1枚銀牌的獎金未必有3枚銅牌高,所以,有些隊伍就會寧可獲得第七名,而不去爭奪第六名。這豈不是讓年輕隊員提早學壞嗎!”依照全運會三大球的3倍獎勵辦法,第六名相當於1枚銀牌,第七名則相當於3枚銅牌。

地方保護主義不減反增

三大球項目中,足球籃球實行了職業化,運動員的流動性相對較強。但排球因為一直沒有實現職業化,運動員和教練員的人才流動本來就很難,在全運會實行三大球3倍獎勵機制並增設青少年組比賽后,排球人才的流動更為不暢。

9月8日下午,記者觀看了女子排球16∼19歲組1/4決賽浙江隊對福建隊的一場比賽。作為進入全運會前八名的隊伍,浙江隊的整體實力應該不差,但如果看到浙江隊隊員的身材,卻很難相信這是一支高水平隊伍。主力陣容6名隊員,隻有3名身高超過了1米8,還有兩名隊員身高不到1米7,“浙江女排成年隊在國內也算是一支強隊,但你看我們的青年隊,隊員隻有這樣的身體條件。”浙江隊主教練戚麗麗向記者無奈地表示,“我們這些南方的隊伍,需要從北方省市引進一些身材高大的球員,以前是成年隊的人才引進很難,畢竟各省市隊都有全運會任務,都不願人才外流。但那時候至少青少年隊還有引進人才的可能。現在,因為青少年隊也要打全運會,北方省市連青少年隊員也不放手了。”

山東、遼寧和江蘇是排球后備人才大省,同時也是全運女排青少年組最有實力爭奪前三名的省份,“南方的很多省市基本都要從這幾個省引進隊員,現在,從這幾個省引進青少年隊員的難度越來越大,因為他們‘寧可隊員爛在鍋裡也不讓她們走出去’。”

全運會對三大球實行3倍獎勵機制並增設青少年組比賽的做法,的確讓地方隊更加重視青少年隊伍,在山東16∼19歲女排主教練辛春生看來,“青少年隊伍以前是成年隊的后備隊,著眼於未來。現在不同了,現在的地位和成年隊一樣,都承擔著全運會任務,領導重視程度自然提升了一大截。”

“正是因為更重視了,強隊更不可能輕易放人。”戚麗麗表示 。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實力最強,也是最需要復興的項目,但全運會的改制卻讓國內各女排隊伍從成年組到青少年組都形成了固步自封、閉門造車的現狀,這樣的環境顯然不利於中國排球的健康發展。

小隊員依然缺少上升通道

9月6日,山東女籃在本屆全運會女籃U18青少年組決賽中戰勝江蘇隊奪冠,成為山東籃球史上的首個全國冠軍。但與青少年隊伍的強勢形成鮮明反差,山東女籃成年隊卻在全國比賽中排不上號。而上個賽季在全國女籃職業聯賽WCBA上獲得冠亞軍的山西隊和浙江隊,卻沒有青少年隊伍闖進本屆全運會女籃青少年組決賽階段的比賽,這也是一個奇怪現象。實際上,地方女籃成年隊與青少年隊脫節的問題由來已久,並沒有因為全運會對三大球的增金改制而有明顯改變。

“有錢的球隊依然可以買到合適的隊員,不必過多考慮后備人才問題﹔青少年實力強的地方隊,也可以用青少年隊去完成全運會任務,至於自己的成年隊對青少年隊員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未必需要去認真考慮。”一名地方隊教練向記者表示,也因此,山東雖然在全運會上有了奪冠的青少年隊,山東成年女籃未來幾年的戰績能否提高也依然是疑問。

這表明,靠全運會的獎勵機制去刺激地方隊對三大球后備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如果缺少職業聯賽和學校體育兩個根基,還是很難從根本上促進中國三大球運動振興。

在本屆全運會16∼19歲青少年組女排比賽中,山東、上海和江蘇等隊中,都有身體條件和意識出眾的“苗子”,但記者打聽之后卻得知,其中不少優秀人才都有在全運會后離隊的打算。

山東隊主力二傳孫文靜就准備在完成全運會任務后讀大學,所以,當記者問她除了參加全運會之外還有什麼排球理想時,她搖著頭說沒有。

“小隊員缺少上升通道,這也是我們遇到的大問題。”山東青少年女排主教練辛春生表示,“16∼19歲這個年齡組的隊員,打完全運會后正好是在讀大學的年齡,在讀大學和繼續留隊之間,很多隊員都選擇了上大學。但大學裡的排球訓練水平與專業隊有很大差距。像孫文靜這樣的‘苗子’離隊,不僅是山東隊的損失,也是中國女排的損失。”

聯賽職業化多年來沒有實質性的改進和提高,學校體育也停留在低水平階段,這樣的問題不僅出現在排球運動身上,也出現在足球籃球運動身上。

“我們不能把一個項目的發展寄托在一支球隊上。”帕爾哈提表示。但事實上,以全運會3倍獎勵機制帶動三大球發展的最明顯效果,就是強化了各地方隊“全運至上”的一貫理念,哪支隊伍參加全運會並有可能獲得好成績,哪支隊伍就受到重視,至於三大球的真正發展所需要的群眾普及、學校體育和聯賽建設等工作,也就被一支參加全運會的隊伍全面取代了。

(責編:實習生 張超毅、楊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