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評論

北京青年報:全運會改革路在何方

記者 杜銳 王子軒

2013年09月13日08:04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全運會改革路在何方

全運會在節儉氛圍中閉幕

新疆給中國足球做出范本

賽場爭議事件只是個別現象

第十二屆全運會昨天在沈陽落下帷幕。走完一個輪回的全運會,因為參賽各代表團間激烈的利益之爭,賽場內外依然負面新聞不斷,輿論的重壓讓全運會的改革問題成為整個社會爭論的焦點。作為我國競技體育的“指揮棒”,舉步維艱的全運會未來究竟應該走向何方,才能從目前的困境中突圍而出?對於這個問題,各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在整個中國體育頂層設計方案沒有被徹底改變之前,全運會的賽制改革依然還隻能被視為完善,而很難發生根本性的變革。

全運沒錯,心態不對

本屆全運會開始前,國家體育總局內部對於賽風賽紀問題十分重視,多次在各個層面召開會議三令五申,要求各代表團一定不能在賽風賽紀等問題上出現問題。然而全運開幕后,各種“怪現象”還是頻頻出現,這些負面新聞也在全運期間搶盡風頭,自然也讓體育總局在全運會開幕前的種種努力化為泡影。

為何三令五申之后,全運賽場的“負面新聞”依然層出不窮,難道國家體育總局作為全運會賽制的總設計師已經對這項賽事完全失控?對此,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副司長孫遠富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本屆全運會期間出現的一些爭議性事件,應該說各有其不同的原因,不能單純地將它們統一歸結為一個原因。比如北京橄欖球隊罷賽,同這個項目參賽機會比較少、得到高水平比賽鍛煉的機會不多有關,但比賽中遇到不順利的情況便無法正確把握自己的心態。而且由於她們參賽機會少,也沒有預料到在全運會上罷賽能引起這麼大的社會反響。”

“本屆全運會的爭議性事件盡管看起來不少,但是同前幾屆相比,由於之前做了大量的工作,整體情況還是不錯的。幾個爭議事件總體分析來看,就體育本身而言,同隊伍管理、競賽制度設計等方面有關,但這都是小問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目前心浮氣躁的社會大環境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孫遠富分析說。

我國體育界元老魏紀中持幾乎類似的觀點,他對北青報記者說:“每屆全運會都有負面新聞出現,但這都是一些個別現象,主要應該是領導的責任。負面新聞容易被人放大、以點帶面。這些負面新聞在提醒領導們並不是一切都風調雨順的,並不是天下太平,指出了他們改革的方向。”

“總的來說全運會還是公平公正的,只是個別人受到過去某些思想意識的影響,所以才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也提醒我們,光堵漏是不行的,還必須從思想意識上解決才是根本。”魏紀中說。

體育政績觀應如何變化

針對全運會屢屢發生的“怪現象”,不少專家學者紛紛表示,各地方體育部門清一色地將全運會作為對官員政績考核的唯一標准,是造成全運會陷入困境、賽場“怪現象”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而對於這種狹隘的體育政績觀對整個全運會的影響,甚至讓身在其中的國家體育總局官員們都頭疼不已,“我們也想掙脫這個枷鎖,但真的很難。”一位總局官員向北青報記者表示。

孫遠富認為:“這種體育政績完全同全運會金牌挂鉤,完全依賴於全運成績的現象,實際上同我國經濟發展初期,各地方政府唯GDP論向整個體育界的一種延伸。繼而這種金牌考核政績的思想和認識也被移植到全運會之中,直到今天仍然沒有改變。其實這是外部環境強加於體育界的,並不是體育界自己發明的,很無奈,但又必須接受。”

而對於這種體育政績和全運成績密切挂鉤的尷尬現狀,魏紀中則認為,下大力氣能夠改變,特別是在目前新一屆政府發展經濟的思路發生變化的大背景之下,更讓這種改變成為可能,“‘克強經濟學’裡面提到不要隻看GDP,還要看節能減排什麼的,全運會不也是如此嗎?真應該好好學學。金牌與政績挂鉤是存在已久的問題,比較難改變,但是下定決心找對方法還是可以改變的,不然隻會越來越壞,那不就成了硬著陸了嗎?我個人認為全運會還是利大於弊的,關鍵是我們也需要一個升級版的全運會。”

北京體育代表團團長、北京市副市長楊曉超則對中國體育政績考核提出了一種新思路,他向北青報記者表示:“金牌不應該成為衡量體育部門工作的唯一標准。體育是什麼?體育是給大眾帶來更多的健康,讓大眾的生活從體育當中受益。競技體育只是體育的一部分,而且應該只是其中不大的一部分,畢竟絕大部分老百姓是無法參與到競技體育之中的。”

全運改革隨體育改革而動

全運會期間,過重的政績負擔以及對全運金牌近乎於過度的追求,同樣讓各地方體育部門的官員們身心俱疲。四年的備戰中,為了拿到一枚全運金牌,投入上百萬資金和獎勵來疏通各個環節的例子早就見怪不怪,甚至有的地方體育官員四年全部的工作重心都圍繞一枚全運金牌而進行。如此極端的狀況,也讓這些官員一方面殫精竭慮地追求全運金牌,一方面在北青報記者面前大倒“苦水”,有些人甚至極端地表示:“全運會快走到頭了!”

其實在國家體育總局內部已經開始醞釀整個體育改革的具體方案,而未來全運會如果出現重大的改革舉動,也都是根據整個體育改革的頂層設計方案而定。據北青報記者了解,目前國家體育總局正在由政策法規司牽頭,制定一整套中國體育未來應該如何應對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對這些問題進一步加以改革的政策方案。

在這套方案中將不僅僅隻牽扯到競技體育,而且還將涉及全民健身、職業體育等多方面的內容。隻有這套大的頂層設計方案最終敲定后,全運會目前的競賽體制才有可能出現根本性的變化,靠全運金牌出政績的局面才能得到根本的扭轉。

具體到全運會層面,孫遠富向北青記者表示:“由於全運會如果出現大的改革方案將涉及整個中國體育改革的方向,所以在本屆全運會期間,我們也在研討如何在下一屆全運會完善賽制、改革規程等一系列問題,但都是一些小的改動。目前情況下,不適於大改。”

舉國體制目前不宜廢除

在取消全運會,或者讓全運會更換另外一種賽制的呼聲越來越高的當下,孫遠富認為:“這實際上已經是在討論‘舉國體制’的競技體育發展模式,是不是應該繼續在中國存在下去的問題。全運會作為舉國體制存在的一個重要支撐,如果不復存在或者有大的變動,那麼中國競技體育的成績肯定會在一定階段中受到非常大的影響。”

魏紀中同樣不贊成這種過於極端的“硬著陸”。他認為未來即使發生變化,那麼也應該是以一種更為溫和的“軟著陸”方式來完成的。魏紀中認為,全運會是舉國體制的支柱,如果沒有全運會,各省市自治區就不會努力發展,國家隊下面就沒有“腳”。

首都體育學院院長鐘秉樞則表示,全運會在1949年之前就已經舉辦多屆,規模逐漸擴大促進了體育競賽的專業化、職業化。在解放前、解放后都是如此,運動員逐步成為一個特殊群體。如果其他行業有展示機會的話,那麼全運會為從事體育的人提供展示機會。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講,如果取消全運會,比賽跟國際銜接,各省市體育人才的展示機會都會弱化。而且,目前中國運動隊的管理主要還是以省、市為單位,如果這種格局沒打破,運動員不是自由人或依屬於體育俱樂部,取消全運會的時機就不成熟。

從這些體育界內部人士的觀點來看,在舉國體制為中國體育帶來無數輝煌的大背景下,在沒有任何過渡的情況下,取消全運會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冒險行為,也是一種“因噎廢食”的行為。而大量持反對意見的人士則基本上來自於體育界外部,兩方激烈的觀點碰撞,也將讓“舉國體制”是否應該存在這一話題被繼續爭論下去。

全運減負勢在必行

由於目前的全運會已經承載了太多原本並不歸屬於體育的東西,所以在北青報記者採訪過程中,幾乎每位受訪者都表達出了應該為全運會減負,促進其回歸體育本質的觀點。

作為全運會這項賽事最直接的管理者之一,孫遠富表示:“我們一直在考慮全運會應該如何定位的問題,整個全運會不可能兼顧到所有項目的均衡發展,也不應該承載過多不應該負擔的東西。必須下決心去除這些多余的因素。中國競技體育發展到今天,一些項目的管理者認為,似乎除了全運會金牌的刺激,這些項目就不可能有其他的辦法來幫助它們解決困境。”

其實,體育總局管理者這樣的困惑並非沒有來由。例如我國一直發展就不均衡的冬季項目,目前全國隻有黑龍江、吉林和解放軍三家單位開展冬季項目,競爭對手的稀少,以及資金方面的局限,讓黑龍江在冬季項目幾乎一省獨大,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制約了我國冬季項目的發展。而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以及增加人才厚度的考慮,黑龍江方面也一直在呼吁能增加冬季項目的全運金牌數量和項目設置。甚至個別項目的管理者曾直接向北青報記者表示:“隻要能增加全運金牌,我們就能拿回來奧運金牌。”

如此直接的表態,也能深刻反映出目前全運會承載東西的沉重,孫遠富頗有些沉重地說:“整個全運會的發展必須有個統籌,但每個項目都隻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問題,都希望從全運會這裡得到更多的利益,從而進一步加重了外界對於全運會的誤解。這種現象的存在讓我們也很苦惱。”

元老建議向西部傾斜

而在魏紀中看來,未來的全運會也要更適應新形勢的發展,為我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那麼就應該更多地向西部地區傾斜和發展。“差距的存在是造成不公平、不公正的主要因素,就像市場的缺陷在於擴大了差距一樣,關鍵時刻需要政策支持。經濟可以西部大開發,為什麼體育不能向欠發達地區傾斜呢?”魏紀中明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全運會發展方向不對頭會影響整個體育的發展。體育大國不一定協調平衡,體育強國一定是協調平衡的。”魏紀中說,“全運會是我們邁向體育強國不可缺少的,因為隻有它才可以調動各省市自治區的積極性。雖然每屆都有改革,但都是治標不治本,有一個基本的東西沒有觸碰到,那就是縮小各省市自治區之間的差距。政策沒有向欠發達地區傾斜,而且現實情況恰恰相反,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到最后變成了弱者變成了陪襯,就干脆不陪你玩了。你可以看看乒乓在世界范圍內的例子,規則在不斷改變。”

從本屆全運會金牌榜的排名中同樣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脈絡,曾經的體育大省遼寧在家門口都沒能拿到第一,原因就是經濟實力決定了競技體育的發展水平。而江蘇、浙江等經濟強省在金牌榜上的位置也越來越靠前,這些體育強省(市)同其他代表團之間的差距也正在被不斷地拉大。魏老所指出的發展不平衡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很現實的狀況。

體育大國到體育強國,雖然隻有一字之差,但對於中國體育人而言,卻需要付出數倍於之前的努力才可能獲得成功。全運會自身雖然有諸多的弊端和不足之處,但它不應該成為這“一字之變”道路上的犧牲品。全運會需要改變,但不是徹底的摧毀,而是一種更為理性、更易為大眾所接受的變化。

(責編:實習生 牟鑫馨、張帆)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