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在服務。 □本報記者?萬 重 攝
吳志輝與小伙伴們。□本報記者?蔡曉華 攝
9月4日上午11時,遼東學院金融系大四學生吳志輝和南校區30多名同學不約而同地出現在校門口,不多時,一輛標有“十二運”字樣的大巴停了下來,同學們有序地登上了大巴車。半小時左右,大巴駛進丹東新區。透過玻璃窗記者看到,十二運籃球賽事的新區體育館與毗鄰的游泳館、訓練館通過連廊在空中彼此相接,弧形的鋼構屋頂高低起伏猶如一朵翻滾的浪花,十分優美。車在體育館前停下,同學們魚貫而下,開始了又一天的志願者生活。
得知十二運丹東賽區要招募志願者,遼東學院不少學生都報了名。經過層層選拔,一年前吳志輝、夏寧、龐有昱和學校的100多名同學接到了錄用通知書。也就是從那時候起,這些志願者進行了正規的培訓。“頭幾次培訓,由於各種原因幾乎每次都會有幾名同學離開隊伍”,吳志輝告訴記者,“我們遲早是要踏入社會的,這是個很好的鍛煉機會,雖然佔用了大量的休息時間,但我覺得還是值! ”
在十二運前,吳志輝得到了確切的工作——撿球、擦地板。 “從事這項工作的一共是6個人,都是我們學校的。賽前和比賽間歇我們必須把地板擦一遍,比賽中如果哪個地方出現問題,我們再擦。 ”這種貌似枯燥的工作,吳志輝和他的小伙伴們干得挺起勁。 “這麼大規模的賽事我們還是第一次參加,怎麼說也是開了眼。 ”龐有昱說。隻要有比賽,這些年輕的志願者們就會按時從學校趕赴丹東新區體育館,在中午12時前上崗,通常一直要工作到晚上11時,甚至更晚。
“能夠在現場切身體驗籃球的魅力,的確有不一樣的感覺。 ”幾天的志願服務工作,讓這些90后的大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也發生了一些轉變。 “過去我們隻看到籃球比賽、球星光鮮的一面,身臨比賽現場,其實你會發現不僅是籃球比賽本身,包括整個賽事實際上都是大家協作的過程,需要很多人默默地付出。 ”吳志輝和他的小伙伴七嘴八舌說著這幾天工作的體會。 “擦地板、撿球,這些工作雖然簡單,但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一種歷練,一種人生的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