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2013年第十二屆全運會

全運回眸:老兵小將交接棒 偶像英雄競風流

孔寧 李遠飛

2013年09月17日15:40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老兵小將交接棒偶像英雄競風流

  張培萌

  全運會落幕了,在這個夏末秋初的“體育故事”裡,又一批老將揮手作別,帶著或輝煌或遺憾告別了曾經屬於他們的舞台﹔又一批新星嶄露頭角,用優異的成績讓人們記住他們的名字﹔有一批巨星已是萬千偶像,所到之處呼風喚雨喧囂一片﹔有一群球員雖然默默無聞,但場上場下的拼搏和帶給人的感動更加深刻……

  老兵不死

  代表人物

  高娥、王治郅馬琳、仲滿、王勵勤、滕海濱……

  劉大偉:老兵不死,只是悄然隱去。看到奪金的高娥、肖欽與吳鵬,看到擊敗諶龍的李昱,讓人們敬佩的同時也生出這樣的感慨: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全運會,我們才能多欣賞一下這些老將的風採。老將們起到的,絕不僅僅是表率作用,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但老將們仍能活躍在當今的舞台,某種程度上說明中國的90后、00后們還欠火候。

  李遠飛:首先要為老運動員們的拼搏精神和進取心鼓掌,中國競技體育缺乏常青樹是不爭的現實,所以我希望像吳鵬、高娥這樣的老運動員多一些。但同時我也想問一句:當老將吳鵬拿下男子200米蝶泳金牌,51歲的高娥換個省份照樣拿冠軍,年輕人都干什麼去了?射擊一直是我們的優勢項目,游泳現在也算我們的拳頭產品,可我們是不是在發展它們的過程中,資源也有側重?是不是哪些項目在奧運會上更容易出成績,地方和國家在資源上就向那些項目傾斜?這恐怕才是我們在為老運動員鼓掌之后,真正應該反思的地方。

  孔寧:51歲,第8次出戰全運會,再度奪取女子飛碟多向冠軍!本屆全運會前,已經是中國飛碟射擊隊總教練的高娥提出還想為家鄉遼寧征戰全運會,但因年齡過大,她被省裡拒絕。於是,她代表上海征戰全運會,沒想到最終奪冠。她說參賽隻因為太熱愛射擊。這是一個超越了地域,超越了利益關系的老兵傳奇。心無旁騖,僅為熱愛,她的這個冠軍很純粹。

  新生力量

  代表人物

  陳欣怡、周施雄、楊浩然、田厚威、樊振東……

  劉大偉:無論哪一行哪一業,新舊交替是不變的規則。新人永遠被寄予希望,因為他們年輕,所以未來歸根結底是屬於他們的。陳欣怡——泳壇“新飛魚”、體操“小熊”——周施雄、“朱啟南接班人”——楊浩然、“超新星”——樊振東……這些新人展現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氣神。但需要留意的是,這些新人更多集中在體操跳水射擊舉重和乒羽等中國傳統優勢項目,而這些項目歷來人才濟濟,從來不乏小將擊敗老將的先例。但奧運會並非隻有這麼幾個項目,更多項目上的門庭冷落,恐怕會成為中國備戰奧運的硬傷。何況,小將們在全運會上是不是“靈光一現”,還需要接受更多大賽的驗証。

  李遠飛:乒乓小將樊振東在男單決賽中顯現出的那股子殺氣,至今讓我印象深刻。全運會上能涌現出這麼多年輕人,一方面說明年輕人努力,一方面也說明全運會確實給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嶄露頭角的平台。但話說回來,中國競技體育一閃而過的流星很多,新人拼老將容易,但等到別人拼自己的時候,是不是還能擺正心態,恐怕是這些年少成名的小將們未來4年首先要學習的東西。

  陳嘉?:在本屆全運會上,不少項目的領獎台上都出現了新的面孔,這讓人對中國競技體育的未來充滿信心。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的47位冠軍中,超過六成都曾在之前3年的第11屆山東全運會上拿到了金牌,絕大多數都登上過全運會領獎台。以奧運為周期,全運會某種程度上就是為奧運會備戰和選材的戰場。然而,同樣不能忽視的是,非奧項目不被重視,后備人才青黃不接,一些相對冷門的項目如今依然選材艱難。

  全運英雄

  代表人物

  馬嬌、劉馨陽、康永剛、郭躍、吳佩倫……

  劉大偉:賽場上摘金奪銀者固然是英雄,但在體育精神上的豐收者同樣也是英雄。馬嬌的舍“績”救人、劉馨陽的身殘志堅、康永剛帶傷執著、郭躍的忍痛拼搏、吳佩倫的扛車完賽……這些人雖然沒有拿到金牌,但他們的故事同樣能打動人。多年后,也許很多人無法記得金牌的故事,卻能記得住他們傳遞的正能量。全運會“金牌至上”一直為人詬病,但好在還有這麼多正能量提醒著我們,多一點體育精神和人性之美的展現,全運會的亂象才能終止,比賽環境才能更公平,體育比賽才能更加純粹。

  李遠飛:馬嬌的感謝信,就是我用微博最早發出去的。毫不夸張地說,感謝信上關於她事跡的百十個字,真真正正打動了我,讓我對她肅然起敬。特別是后來在對她的採訪中,讓我了解到這是她一種本能的反應,也是《帆船帆板運動規則》中首章首節對運動員的約定,讓我不禁聯想到,其實不止是馬嬌,相信在全運會上,絕大多數的運動員都在傳遞著正能量,雖然像馬嬌這樣遇到有人落水需要救援的情況不多,但運動員們在體育運動中所表現出的頑強,他們本身克服種種困難投身體育的故事,其實都是正能量。

  陳嘉?:本屆全運會上讓人感動的不僅僅隻有馬嬌,在羽毛球女雙決賽中,當江蘇選手成淑膝蓋受傷倒地之后,隔網的對手、湖北選手王曉理和趙芸蕾始終陪伴左右。所有這些賽場內外的親情、友情、愛情都傳遞著一種正能量。因此,盡管本屆全運會上依然存在一些負面消息和爭議,但這些正能量不應該被沖淡和忽視。這些正能量比金牌更有價值,更應被人們記住。

  當紅偶像

  代表人物

  林丹孫楊葉詩文張繼科……

  劉大偉:中國體壇的當紅偶像,掰著指頭就能數得過來,可惜還沒有全部出現在全運會上。很多體育明星在各自領域裡已經足夠出色,但相比於姚明劉翔,這些明星除了需要更加努力,也要擅長包裝宣傳自己。

  孔寧:隻有當林丹孫楊來到全運會賽場,人們才感到一種“星味兒”。這也說明中國體壇目前真正的明星還是太少,懂得包裝自己、有能力包裝自己的更少,體育主管部門為營造明星付出的努力也很少。謝文駿以前害怕和劉翔一起比賽,現在渴望和劉翔同場競技,因為沒了劉翔,人們都不關注男子110米欄了。

  李遠飛:這屆全運會上的體壇當紅偶像,我隻承認林丹一個人。為什麼?因為偶像不僅僅運動成績要好,更在於他舉手投足間透射出的一種明星范兒,言談舉止中流露出的對人生、對所從事項目、對周圍一切的態度,從這一點上看,小葉子和大白楊相比超級丹,還是嫩了。

  陳嘉?:當人們還在為劉翔李娜沒有參賽而惋惜時,張培萌的橫空出世多少彌補了一些缺憾。同樣,游泳的孫楊葉詩文羽毛球林丹帆船的徐莉佳,乃至女子高爾夫球的馮珊珊,都是各自項目的明星、偶像。一個項目有了明星,項目的市場價值和影響力會變得驚人。姚明放射的NBA效應已對中國體育經濟、體育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果全運會上出現引人注目的世界級明星,無論對於全運會,對於中國體育,對於踐行全民全運的宗旨,都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本報記者 孔寧 李遠飛 陳嘉? 劉大偉

  本報記者 劉平攝

(責編:張帆、楊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