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體育不應也不能由政府包辦,社會體育組織理應成為激發大眾體育活力的主力軍。能不能為社會體育組織“正名”、“鬆綁”,考驗主管部門的視野和勇氣
近些年,馬拉鬆運動漸漸成為一種生活時尚,新年伊始的廈門馬拉鬆有近8萬人參賽。據統計,2013年我國共舉辦了39場馬拉鬆比賽,參與者超過75萬人次。今年的馬拉鬆賽事將增加至46場,這個數字要比2011年多出一倍。透過抽象的數字,感受到的是大眾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
系列文章:
不僅限於馬拉鬆,過去的一年,民間體育展現出的井噴式需求和蓬勃活力令人鼓舞,給人啟迪。上海市運動會加了一個“民”字,變身為上海市民運動會,帶來的是辦賽模式和參與主體的徹底改變﹔“誰是球王——乒乓球民間爭霸賽”讓草根愛好者走上大舞台,觀眾的興趣絲毫不遜於欣賞國手獻技﹔還有諸如北京五棵鬆體育中心推出的籃球主題公園和草根聯賽等。這些賽事活動的突出共性在於,擯棄了一些全民健身活動中存在的展示性、象征性的做法,大眾真正成為體育的主角,並從中收獲健康和快樂。
的確,由體育部門主導的一些全民健身展示活動,哪怕一次的參與者成千上萬,也很難和體育進入生活畫上等號。實際上,群眾體育不應也不能由政府包辦,這樣的思路已成為各界共識,也是體育部門轉變政府職能的方向所在。但社會體育組織、社會體育活動相應政策環境的缺失,使大眾體育面臨發展的瓶頸。
這種缺失,和長期以來重競技輕群體的發展模式有關,和體育轉型步伐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和大眾需求有關。大眾對體育的態度,正在從欣賞性向參與性迅速轉變,從關注金牌多寡向關注自身運動環境轉變。這種轉變,反映在馬拉鬆賽報名人數的劇增上,反映在那些活躍於網絡的“跑吧”、“球友”圈子中,反映在社會資本對大眾體育賽事介入的興趣提升上。但這些轉變,同樣面臨社會體育組織“無身份”的尷尬﹔面臨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對接不暢的困惑﹔面臨准入門檻、經費來源實際存在的諸多限制﹔也面臨個別行政部門僵化的“管理”意識,甚至“吃拿卡要”現象的掣肘。
目前,一些地方和基層在群眾體育組織依法登記、開展活動等方面先行先試,進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因為單靠政府部門編制有限的專職人員去滿足廣大群眾對體育多樣化的需求,無論怎麼做都是杯水車薪。社會體育組織理應成為激發大眾體育活力的主力軍。能不能為社會體育組織“正名”、“鬆綁”,設定積極培育、有序引導的規劃圖,為民間體育活力增長釋放更大空間,讓體育發展模式真正“接地氣”,考驗著主管部門的改革視野和轉型勇氣。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09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