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國人為周洋重回競技巔峰欣喜不已之時,在遙遠的索契冬奧會賽場,當日最受關注的賽事其實是一場冰球小組賽:美國隊對俄羅斯隊的比賽。
這場比賽的關注度有多高?現場球票一票難求不說,就連主新聞中心的記者和志願者也都早早圍坐在大屏幕前密切關注賽事進展。
冬奧會冰球賽場上的美俄對話,歷來備受關注。而歐美固有的冰球文化,也為這場焦點賽事備足了點燃激情的養分和燃料。這樣一場焦點賽事讓人自然而然產生聯想的是:我們的冰球隊在哪裡?我們的冰球運動開展為何越來越萎縮?我們支持冬季奧林匹克運動向深度開掘、向廣度拓展的助力在哪裡?
相比於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我國開展冬季奧林匹克運動長期受到地域、資金、場地、氣候、人才等多重限制,受重視程度、受關注程度和推廣的便利程度自然也會產生一些差別。讓人頗為欣慰的是,經過幾代冰雪人的不懈努力,伴隨中國冬季運動健兒在冬奧會上越來越好的表現,冬季運動和冬奧會這個平台的價值已經得到一些有識之士和有遠見企業的高度認可。
縱觀現代體育百年發展歷程,應該講,企業的支持變得越來越重要。隨著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項目推廣普及成本的日益增加、體育迷群體聚集的難度不斷加大,企業支持體育的作用愈發凸顯。作為伴隨中國體育快速發展的民營體育企業也正在更加重視對體育的投入和支持,並以更加多樣化、立體化的方式助力體育發展。
安踏牽手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已有多年,近來雙方合作的深度廣度不斷拓展。尤其是借助中國奧委會合作伙伴這個平台,在傳承奧林匹克精神和推動冬季運動普及方面,安踏的很多做法都頗具示范效應和引領作用。同時,本屆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合作伙伴在營銷方面的獲益都高於預期。
中國選手在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項目上連奪3金,這種奪金勢頭自然令人振奮。但這幾枚冬奧會金牌的獲取,並不能掩蓋中國冰球無緣索契冬奧會的尷尬。中國冰球的復興,需要中國冬季運動的整體發展來推動。中國冬季運動的整體發展,需要熱愛冬季運動、支持冬季運動的社會氛圍及早形成。在這樣的磨合、發展、推進過程中,冰雪健兒拼出優異成績、展示良好風貌很重要,社會各界充分認可、廣泛參與同樣重要。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17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