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綜合>>乒乓球

中國乒球選手歸化韓國 田志希,下一個"小山智麗"?

2014年04月03日09:22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田志希,下一個“小山智麗”?

  小將田志希引發新一輪關於“海外兵團”的討論。

  “每次看到太極標志(韓國國旗)都會心情激動萬分。我是代表韓國參賽的韓國人,在亞運會上我要打敗我在中國青年隊時的隊友們。”說這句話的,是前中國乒乓運動員田志希,她在2011年通過了歸化考試,拿到了韓國國籍。今年的仁川亞運會,她將代表韓國隊參賽,並下決心要戰勝中國運動員。近日,韓國《中央日報》對田志希做了一篇專訪,將中國乒乓的“海外兵團”重新拉回到人們的視線中。眾所周知,歸化日本的小山智麗在1994年的廣島亞運會上奪得金牌,今年在韓國仁川,田志希難道會復制小山智麗在“本土”的神奇?

  為求發展 乒乓小將遠走韓國

  北京時間3月31日消息,韓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中央日報》近日以“血是中國,心向著韓國,改了國籍的田志希,是明日的乒球王”為題,專訪了田志希。

  田志希受當小學乒乓教練的父親影響,7歲開始打乒乓,一度師從中國乒乓著名教練尹霄。她曾是中國乒乓的一隻潛力股:在2007年於韓國江原道平昌召開的亞洲青年錦標賽中,14歲的她奪得了女子單打比賽的第二名,2008年加入了魯能俱樂部。“小田的反手是她的獨門秘笈,回球時不僅有速度,還能加上強力旋轉,是個不錯的苗子。”一位前國家乒乓青年隊教練員這樣介紹田志希。但是,當時登記的中國乒乓運動員已經漲至3000萬人,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進入成年代表隊,對於田志希來說並非易事。想在乒壇有更大作為的田志希必須思變。就在那個時候,現任韓國乒乓隊教練的金炯錫(音譯)向她伸出了援手。當時為了增強韓國乒乓的力量,正四處招兵買馬的金炯錫看中田志希。金炯錫說:“田志希比其他人都有著更強烈的想提升自己實力的信念。因為有這種信念,我非常有信心培養她。”於是,田志希決定遠赴韓國打球。

  2011年,田志希成為父親的朝鮮族朋友的養女,通過了歸化考試,拿到了韓國國籍。對於長年來都把心思花在訓練上的田志希來說,為了適應新的環境學習韓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2008年剛來韓國時因為不懂韓語而吃了不少苦頭。即便是這樣,她還是拼盡了全力,跟著所屬球隊的前輩學習,有時間就會看韓劇提高會話能力。現在的她“已經能與任何人自由地說著流暢的韓文”。

  進步明顯 欲在亞運阻擊中國

  作為一名乒乓選手,田志希來到韓國之后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把自己拿手的反手攻擊和韓國型的打法結合起來,實力更加提升。她在2011年、2013年的韓國全國體育大會、2012年的單項錦標賽中均獲得了單打冠軍。繼在2011年的摩洛哥公開賽上拿到女單冠軍后,田志希在2月16日開幕的科威特公開賽中,與石賀淨合作拿到了亞軍。在國際乒聯公布的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中,田志希升至第17位。聊起加入韓國國籍的初衷,田志希說:“(選擇加入韓國國籍)就光是想令自己的乒乓實力能有更大的提升。為此沒有太深入地去煩惱過。即便是在不同的環境,也希望自己的實力可以堂堂正正地得到認可。”

  根據國際乒聯的規定,改變國籍的選手在七年內不能參加世乒賽,但亞運會沒有這樣的限制。所以今年9月的仁川亞運會,將是22歲的田志希首次為韓國出征。田志希在《中央日報》的專訪中表示:“和中國的乒球環境不同,在韓國,教練和同伴經常會鼓勵‘你一定可以的’、‘加油’,聽到這些話也覺得力量倍增。這讓我感覺到‘自己的身邊總是會有人在支持著’,心也變得更加強大”。談到亞運會,田志希毫不掩飾自己的希望:“如果不能來韓國的話,就打不了乒乓了。目前排名世界第四的陳夢和第五的朱雨玲都是我在中國青年隊時的隊友,我作為韓國隊員、韓國人希望我可以與她們一較高下,並且戰勝她們。”

  教練評價 實力僅夠國家二隊

  田志希的水平究竟如何?是否會對中國的亞運之旅產生很大的阻力?這個問題,她曾經的教練應該最有發言權。“田志希曾入選過國家二隊,但是后來因為膝傷嚴重,跟不上國家二隊的訓練進度,所以回到魯能俱樂部治傷。” 前國乒男隊主帥尹霄說,“田志希還是很刻苦的隊員,但是用教練的話說,她整體的球感、手上感覺差了一些。”

  而據尹霄介紹,在國家二隊訓練的兩年,由於國乒競爭激烈,田志希的水平一直為中等偏下水平。而在2011年后前往韓國后,田志希也曾回國打甲A聯賽,尹霄也一直關注田志希的表現,而據他觀察,田志希在代表韓國參加比賽后,打世界比賽的機會變多,球技也增長了不少,但總體水平仍舊處於“國家二隊中等偏上”水平,與國乒頂尖運動員仍有差距。田志希曾和國乒女隊目前的主力陳夢同在魯能乒校練球,而目前陳夢已經確定入選世乒賽團體賽中國隊5人名單。“田志希和陳夢打的話,還是有差距,想贏的話還是很困難,倆人二八開(田志希二成勝算,陳夢八成勝算)吧。”尹霄這樣說道。

  一名前國家女子乒乓青年隊隊員說:“我和田志希曾交手過,她的接發球是她的軟肋。當然不知道她這幾年是否有所改善,不過一直在韓國國內比賽,她的大賽經驗還有待考驗。”

  尋求機會 海外兵團愈發壯大

  歸化球員,在體育的世界裡一直是爭議話題。尤其作為“國球”,中國在該項目上始終都處於壟斷地位,很多國家甚至都完全不開展乒乓運動。在國內,很多從小練球、天賦極佳的小球員們,卻因為目前登記在案的3000萬乒乓人口的競爭,也紛紛放棄夢想,正因如此,“海外兵團”才逐漸壯大。

  細數漂泊他鄉的“海外兵團”,除卻像老一輩的小山智麗因為和國家隊的矛盾而入籍日本以外,馮天薇、唐娜、韓陽這些在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家穩坐球隊一號主力的前中國隊員,基本都是為了能取得更好更多的機會,被迫遠走他鄉,改變國籍。更令人無奈的是,當在乒乓台上與曾經的中國隊友交手時,被頂著“賣國賊”帽子的他們,卻還是毅然決然地繼續著比賽。

  對於“海外兵團”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中國乒乓的實力過於強大,因此“海外兵團”的壯大,對於乒乓在全世界的發展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縱使國際乒協從賽制到用球一直在改變,也無法阻擋中國乒乓雄厚的實力。不過作為球員而言,更多的是尋找一次機會。就好像現中國香港隊球員帖雅娜所說:“我們出來打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有更多的比賽機會。”這番話,也道出了許多“海外兵團”球員的心聲。 本報綜合

(責編:胡雪蓉、張帆)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