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體育產業提升中國城市品質
“2015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分析報告
編者按:2014年10月,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描繪了未來5到10年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 體育產業和體育消費無疑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社會關注的重點和熱點。
在網絡大數據的基礎上,人民體育、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聯合發布“2015中國體育產業風雲榜”。本次風雲榜包括“最具影響力馬拉鬆賽事排行榜”、“最具影響力自行車賽事排行榜”、“中國普通高校體育競賽榜”以及“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
體育與城市有著天然的聯系,體育能夠樹立城市形象、現代體育的本質是城市文化,城市則能夠賦予體育更鮮活的生命力。融入城市的體育最具魅力,擁有體育的城市更顯活力。體育及其相關產業對一座城市集聚多方面資源、提升城市影響力,具有獨特的作用。
基於此,人民體育、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聯合發布“2015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榜單涵蓋334個地級行政單位及4個直轄市,由競賽榜、場館榜、大眾體育榜、體育旅游榜等四個子榜匯合而成。
京滬領銜 同一梯隊城市間競爭激烈
在人民體育、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聯合發布的“2015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中,競賽榜、場館榜、大眾體育榜、體育旅游榜四個子榜單排行前10名的城市具有高度的重合率。統計表明,四個子項前10名共40個,分布在總共13個城市中。
如表一所示,13個城市包攬所有四個子項的前10名,呈現出高度集中的態勢。北京3個第一、1個第二和上海1個第一、3個第二的格局說明:京滬的絕對領先地位異常穩固,難以撼動。
南京和廣州差距不大,競爭激烈。南京的體育場館和大眾體育第三,體育賽事第四;廣州的體育旅游第三,體育場館和大眾體育均居第四名。
這四個城市以京滬為第一梯隊,寧穗為第二梯隊。
天津、杭州、武漢三個城市在每個子項中位列前10名,可以歸入第三梯隊。其余6個城市成都、深圳、重慶、青島、濟南、長春屬於第四梯隊,在四個子項的前10名中獲得1-3個排名。
城市GDP與體育活力基本正相關
如表二所示,在人民體育、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聯合發布的“2015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中,排名前35位的城市,包括4個直轄市、15個副省級城市、8個省會或自治區首府(福州、鄭州、長沙、太原、石家庄、烏魯木齊、貴陽、南寧)、以及8個普通的地級市(蘇州、東莞、佛山、常州、金華、泉州、珠海、洛陽)。有9個省區的省會或首府沒有進入前35名:安徽、海南、江西、西藏、青海、寧夏、甘肅、雲南、內蒙古。全是中西部城市,說明我國體育活力的區域不平衡特征十分顯著。
前13名全是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福州是10個普通省會或首府中排名最靠前的。西安是所有 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最低的。在排行榜統計的數據中顯示,作為西部省份的省會,西安沒有任何一支職業體育隊伍、場館數量沒有特別優勢、2015年承辦大賽數量少,這些因素均影響了其在總榜中的排名。蘇州列第18名,是8個普通地級市中排名最靠前的。
如果我們嵌入城市的人口、GDP、人均GDP幾個指標(2014年)來分析,還會發現:
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10個城市中,蘇州、石家庄、哈爾濱沒進入總分前10名﹔南京、杭州、青島是躋身前10名的3個人口不到1000萬的城市。
GDP在10000億以上的9個城市中,重慶和蘇州沒有進入前10名﹔成都是前10名中人均GDP最低的城市,隻有7.09萬元/人。
綜合看,城市人口、GDP、人均GDP在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中與其體育活力排行基本正相關。比如北京和上海作為全國僅有的超2000萬人口、GDP超過2萬億的大都市,在體育活力得分上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
但必須看到,北京和上海人均GDP未能進入全國城市前10名,不超過10萬元/人。一些人均GDP比較高的城市,如珠海11.9萬元/人,位居全國城市第三名,但其體育活力得分排名卻隻有全國第33名。這可能又與城市人口有一定關系,156萬人的珠海無法像千萬左右人口的城市那樣去構筑體育的根基,體育活力的排名無法與人均GDP同樣名列前茅。
從四個子項目的關聯度分析還可以發現一些規律。
如表三所示,在人民體育、人民網輿情監測室聯合發布的“2015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中,每個子項都在前10名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廣州、杭州六個城市,因此可以稱為體育活力指數最高且最均衡的城市。北京和上海為第一集團,天津、南京、廣州、杭州屬於第二集團。重慶作為直轄市,和深圳、成都一樣,體育賽事子項未進入前10名,屬於第三集團。這三個城市要想躋身體育活力均衡發展序列,必須承接更多的國際國內賽事。(執筆:體育產業專家、江西財經大學副校長易劍東)
(報告數據來源:人民體育、人民網輿情監測室)
- "2015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揭曉 城市總榜單
- 分析報告:2015,體育產業提升中國城市品質
- 數據圖解 專家解讀 評論:用體育之光點亮城市
- 競賽榜 分析:京滬遙遙領先 職業俱樂部“扎堆”省會城市
- 場館榜 分析:一線城市優勢明顯 西部地區亟需補短板
- 大眾體育榜 分析:東部城市大幅領跑 中西部發展失衡
- 體育旅游榜 分析:西部城市開始展現強大實力和成長潛力
- 李中文:場館"欠賬"並非無解 辦賽軟硬件都要到位
- 李中文:體育與城市互相借力 體育旅游發展正當時
- 李中文:不宜貿然調整職業聯賽布局不均衡的現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