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滚动

土帅、洋帅--究竟谁能成为真正读懂中国足球的人?【3】

2013年07月02日20:35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如果能够让洋帅和本土教练很好的合作,那么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是先进的足球理念,一方面是更接地气的认知。在以对中国足球好的大前提下,如果能够让洋帅和本土教练很好的合作,那么肯定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实上,一直以来,国足的教练组都是双配备的,也就是既有洋帅带队,也有中方教练组配合。施拉普纳那个时候,有徐根宝坐镇,随后的霍顿时代,则是朱广沪担任中方教练组组长,中外合作这一模式贯穿了各支国字号球队。可惜,这种模式虽然一直都在延续,但是真正起到作用的却几乎没有。就拿刚刚下课的卡马乔为例,他和他的团队从来都不会认真坐下来听听中方教练们是如何评论中国足球的。而正是这个原因,本来傅博和区楚良都是配备中的国足中方教练,但是他们却一直都没有在卡马乔带领的国足中出现过。

  当然也并非没有成功的例子,那就是在米卢担任国足主帅期间。国足最成功的洋帅非米卢莫属,而恰好在米卢带队期间,中方教练组的力量之强史无前例。当时中方教练组组长是金志扬,沈祥福、迟尚斌也在教练组里工作。虽然米卢由于个性甚强与足协之间矛盾不断,但中方教练组夹在米卢和足协之间不但没有添乱,反而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这也是那届国家队获得空前成功的原因之一。对此,作为过来人,米卢自己也是深有感触:“我认为外籍教练至少需要一个中方教练,因为他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外国教练与中国球员沟通起来相对困难,特别是初期。”

  洋帅需要一个本土教练来让自己迅速进入角色,而本土教练的收获可能更大。曾经担任米卢那支国足中方教练组组长的沈祥福这样说:“我在米卢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技战术的运用,还有对事物的看法,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结果就会不同,对我影响很大。那个时候,我们经常会在训练之前进行交流,因为米卢喜欢喝咖啡,我们常常会在酒店喝着咖啡探讨训练的内容,如何调动队员的积极性,米卢很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比如赛前对于人员的使用,我们都会专门开会研究,把各种情况汇总在一起,然后由米卢作最终的定夺。”

  只是,土洋结合这种双赢的结果只是昙花一现。大部分洋帅对于给自己安排一个中方教练作为搭档都是非常抵触的。米卢之后的哈恩,上任前明确表示自己不接受中方教练组。而杜伊则干脆将福拉多拉进了教练组,从而让中方教练组彻底被架空。至于卡马乔,更是自己有着自己三名助理教练,分工明确且细致,根本不给中方教练组任何的机会。而在这种情况下,才最终导致了洋帅和球员的互不买账,土帅和洋帅的相互敌对。(李 立)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