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军名额花落四川金强俱乐部之后,CBA另一话题或将于近日尘埃落定,有媒体称,山西男篮将继续留在山西征战新赛季联赛,而俱乐部所有权将归属于北控集团,一年之后,再定去留。
历经数度风波,无论山西男篮是去是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争议之下妥协的结果,尤其是俱乐部所有者无法决定球队所在地,被称为CBA又一怪现状。但止于目前,这一妥协性的结果,并非全然只有负面意义。
山西男篮去留之争暴露了职业俱乐部的市场化运作与当地主管部门的行政手段之间仍存在博弈,也提醒各方,冲突渐生,需及时化解。CBA联赛18年间,固然有大把成功经验值得总结,也还有很多被成就掩盖的问题需要正视。问题暴露得早,或许对最终解决问题有利。此前中国篮球联赛也有过凤铝退出、奥神出走等争斗,虽然给中国篮球遗留了短期难以弥合的裂痕,却也同样刺激了联赛规章制度的补充健全。亡羊补牢,时犹未晚。
换个角度看,这或许是CBA参照国外职业联赛体系摸索成长必须要付出的代价。NBA在今年也遭遇过球会转让搬迁的风波,萨克拉门托国王队一度想更名西雅图超音速队,但最终在当地政府和联盟的多重斡旋之下,萨克拉门托当地财团与俱乐部达成协议,留下了这个城市唯一的职业俱乐部。两相对比,NBA联赛成熟的规程、官方服务的态度和各方理智的表达值得CBA借鉴,而其一整套流程,也经过了若干小联盟合并、十数支球队进出的历史积淀才得以形成。
山西男篮的去留之争,可以看成中国职业体育改革时至今日难以回避的一个案例。职业俱乐部试水市场化运作,就像孩子第一次跨上自行车,当地体育主管部门不妨扶上车再推一程。此番山西男篮的去留,各方既要有不怕摔跤的勇气,也应有等待行政力量逐渐放手的耐心。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09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