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从国家乒乓球女队主教练卸任后,施之皓正式出任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时间已经过去快一年,从一线教练到学院管理者的转型是否顺利?他对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发展有哪些新的理念?昨天在上海体育学院绿瓦大楼的办公室里,施之皓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充电:学习不能丢
记者(以下简称记):中国乒乓球学院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所以单项体育命名的高等学府,成立它的初衷是什么?是否已经达到目的?
施之皓 (以下简称施):简单来说,2010年成立中国乒乓球学院的初衷是:让打球的人有机会读书,让读书的人有机会打球。尤其是现役的世界冠军们,他们除了打好球,还需要通过文化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学习充电既能让他们对乒乓球运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助于他们向世界展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形象。
记:上周冠军班开学,您作为学院院长迎接曾经的队员李晓霞,心情如何?对这些学员您有什么建议?
施:心情当然不同,学习是为了让他们今后不打球了也能有成功的事业。针对现役冠军,我们会有相应的教育计划,派老师到队里授课。队员训练很忙,就看怎么利用好时间。比如,丁宁就有一个英语老师辅导,我给丁宁排了学习计划,让她多进行模拟采访。英语就得活学活用,我原来也是“马路英语”,现在有国际乒联副主席的职务,每天收发英语邮件、每次国际乒联开执委会,都是强化英语能力的好机会。
角色:推广是己任
记:对于中国乒乓球学院来说,可能在文化推广方面的责任比较重?这个跟在国家队时相比变化大吗?
施:是的。以前搞竞技体育,为了实现奥运争光计划,你会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和服务。新的位置上角色转换了,更多的精力是在推广乒乓球上,是为这个项目提供服务。这是我转型过程中需要尽快适应的方面,也是我工作的重点。我14岁开始打乒乓球,干了近40年的竞技体育,以前的工作用语是旋转、力量、速度;现在是教学量、课程安排、学科,挑战很大。
记:在推广乒乓球项目上,学院有哪些想法?是否已经有一些实质性的举措?
施:国乒的第三次创业,对中乒院来说,更多的是在普及上。在国际乒联,我分管培训和教育。国际乒联有200多个协会成员,关心金牌的最多20个,更多的人是参与这项运动。体育本来就是游戏。像这两年我们举办的乒乓夏令营,都是一些小孩,有的来提高,有的来打球学中文,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播。青少年将是我们主攻的人群,今后我们还设想推出室外乒乓球项目。
明年,我们有两件大事。一是将在卢森堡设立首个海外分院,其中培训是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培训运动员和教练。二是国际乒联博物馆落户上海的世博园区,让更多的人了解乒乓文化。到上海这个博物馆参观的人数将远远超出其原址洛桑,这也是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愿意迁址上海的原因。预计临时馆明年10月可以开放,永久馆还需要些时间,将来会有多媒体3D互动等新手段。
蓝图:乒乓哈佛梦
记:您曾经说有个“乒乓哈佛梦”,在中乒院能否实现这个梦?
施:当然可能,我有信心。我记得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后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懂体育的不会外语,会外语的不懂体育,很可惜。所以中乒院现在走体教结合之路,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条龙,这是建立“乒乓哈佛”的通道。现役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可以学运动心理、体育管理、体育经营等,这里是乒乓球的学术高地。我希望今后在“乒乓哈佛”也能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记:中乒院落户在上海,能不能为上海乒乓球摇篮“摇起来”助一臂之力?
施:上海乒乓球目前有些衰落,关键是资源整合不够。华东理工、曹燕华乒校、上海体工队,一些乒乓球特色学校,现在还有我们中乒院,怎样把这些资源强强联合起来,并产生1加1大于2的效应?中乒院得到了上海方面的很多支持,对于重振上海乒乓,中乒院当然也愿意出一份力。
(秦东颖)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