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季CBA开赛以来,对于裁判执法水平的质疑声虽从未停息,但裁判员们的日子总体过得还算安稳。然而近一周时间里,一系列的争议事件让CBA“黑衣法官”的头顶上又重新笼罩起了“黑哨”、“昏哨”的阴霾。
这波对于CBA裁判的质疑浪潮,包括山西球迷辱骂裁判,广厦队主帅李春江当场对裁判咆哮,四川队主教练马跃南赛后自嘲“没法给裁判打分”等等,而其中最大的爆点就是联赛第15轮福建主场与天津队比赛时出现的“7分钟断档期”。
当时比赛第三节临近尾声,天津队张楠在快攻中上篮不进,跟进的外援威廉姆斯补扣得手,不料当值裁判吴敏华却突然响哨以推人在先为由判威廉姆斯得分无效。就因为这一次判罚,比赛在双方的持续抗议中被迫中断了7分钟之久,而作为“执法者”的吴敏华在此期间居然匪夷所思地做出了3次改判,最终做出了威廉姆斯补篮有效、没有犯规的判罚。
如果说吴敏华在最初响哨那一瞬间只是判断失误,还属于正常的误判范围之内的话,而他接下来的连续改判,其过程只能用业余来形容。天津一抗议,就做出对天津有利的判罚,福建队一不满,又改回原判。如此“墙头草式”的吹罚不仅丢掉了裁判执法的应有严谨性,也令裁判员在球员和球迷中的公信力再次下降。
吴敏华成为“负面典型”的同时,也将祸水引向了中国篮协。
众所周知,吴敏华在上赛季八一队与青岛队的比赛中的一次关键攻防回合中无视“24秒违例”,造成了后来影响恶劣的青岛集体退场事件,而他本人也因此被篮协给予禁赛10场的处罚。连续在两个赛季的执法过程中出现大问题,吴敏华是否还有资格在CBA吹哨?,篮协对于裁判员的容忍有无下限?这将是篮协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篮协对裁判员的管理必然再度面临外界的问责。
实话实说,篮协本赛季在处罚裁判失误的问题上并非无所作为,在内部通报批评的同时,也“有违国际惯例”地对问题裁判的处罚进行公示,进一步使裁判队伍认识到自身所应当承受的责任。
然而,这种“只罚不治”的模式终究是解决不了病根,篮协仍需在采取何种形式让裁判队伍走向职业化、跟上职业联赛的发展步伐的问题上有所突破,如此才有希望揭去中国篮球裁判身上贴着的那张“很业余”的标签,像现在这样四处给误判问题补漏善后,篮协自己就不累吗?(记者王浩宇 李博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