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体育专题>>2014南京青奥会

青奥志愿者的故事

王恒志

2014年07月18日08:33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青奥志愿者的故事

   新华网南京7月17日电(记者王恒志)他们是“90后”,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被贴上过“叛逆”的标签,也被认为很“独”……如今,他们是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将在炎热的8月为青奥会奉献自己的热情与汗水,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之歌。

   扮演“砳砳”的准飞行员们

   在青奥会上,能跑能跳的吉祥物“砳砳”无疑将成为焦点,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在那套厚重衣服里扮演“砳砳”的志愿者,是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学院民航(飞行)学院的70名飞行学员。

   南京青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单晓峰直言这个工作“很不吸引人”:“穿那个衣服很热,对身体要求很高,而且又‘不露脸’,我们一开始真担心没有人来做。”让单晓峰想不到的是,这些准飞行员们干劲一个比一个足。

   这70人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飞行技术专业大一、大二的学生,飞行技术专业二年级飞行学员郭敏说:“虽然穿着砳砳的衣服会比较热,但是我们都很高兴能够参与这项工作,也觉得很自豪。”

   祖孙齐上阵

   南京青奥会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刘国璋今年已经82岁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20岁的外孙、目前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的周崇阳也成了一名青奥会志愿者。

   周崇阳是在刘国璋的“鼓动”下成为志愿者的,刘国璋说:“我想让我的外孙也感受到志愿服务的精神,和我一起把正能量传递下去!”

   这种奥林匹克精神和基因的传递,正是青奥会创办的初衷之一。而南京也同样提出了“激励三代人”的目标,希望奥林匹克精神能代代传续。

   刘国璋说:“青奥会是我们南京人的大事,也是国家的大事,我希望给青奥会作些贡献,也希望带动、影响更多身边的人为青奥会做些事情。”

   “我又来减肥了”

   去年的第二届亚青会,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大二女生刘念琪就是一名志愿者,她是一名托盘员,工作很“简单”:每次发奖牌的时候“出场”几分钟就行。

   但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志愿者培训也不例外,为了保证托盘的稳定,每次训练都要托着4瓶550毫升的水,一动不能动。“训练场没有空调,衣服一会儿就湿透了,一开始觉得不难,真练起来两只手臂都在发抖,亚青会结束,我足足瘦了20斤。”

   “真是太累了。”这是刘念琪的第一反应。但虽然这么累,一听说青奥会志愿者报名了,刘念琪立刻报了名,“我又来减肥了,”小刘开玩笑地说。

   不回家的老外

   今年夏天,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孟加拉国留学生尼哈德又回不了家了,继去年成为亚青会志愿者之后,他又成为青奥会志愿者。

   “我会六个国家的语言。”将担任金陵饭店IOC助理的尼哈德是个语言志愿者,说到自己的“强项”可是相当骄傲,他说:“既懂汉语又掌握其他语种是我的优势。而且自己也是外国人,所以更能够理解外国人在中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虽然不能回家,但我爸爸很理解,他也决定要到南京来看青奥会了。”尼哈德告诉记者,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他到过北京,十分喜爱中国的文化,后来就来了中国留学。

   身为语言志愿者,尼哈德特意提到了一种所有人都能懂的语言:爱。他说:“世界上有几百种语言,但有一种语言能够被所有人理解并使用,那就是‘爱’。我希望通过做志愿者传递爱。”

(责编:杨磊、胡雪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