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在南京青奥会混合团体10米气手枪1/4决赛中,由于搭档科纳里耶娃“睡过了头”,来自摩尔多瓦的选手扬·阿里奇只得孤身作战,最终错失奖牌。一时间,网友对这位乌克兰姑娘或指责或调侃,直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扬·阿里奇泪洒赛场的画面的确让人动容,但因此过度批评科纳里耶娃,似乎也不太合适。青年人偶尔犯犯迷糊、做错点事,实在平常不过,所以无需上纲上线,也无需嘲弄讽刺。对于青年运动员,我们应该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耐心。只是希望,通过这件事情科纳里耶娃能更加明白责任的意义。
责任,恰恰是南京青奥会较少提及的词汇。被贴上年轻人聚会标签的青奥会,淡化了奖牌意识,侧重于交流与学习,在体育中收获快乐与友谊成为舆论的主流。诚然,青奥会与奥运会不同,就应该尊重青年人的本性,呵护青年人的成长,让他们没有负担的享受体育、热爱体育。但是,让青年运动员懂得责任、学会承担,也是青奥会的应有之义。正如国际网球联合会主席比蒂所提醒的那样:“在青奥会,你仍然是一名奥运选手,你是代表国家或者地区而战,这是一种光荣与责任。”
竞技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人类对自身体能极限的不断挖掘与超越,也在于运动员代表国家和地区出战的荣誉感与责任感。事实上,许多运动员会把奥运会作为自己体育生涯的最高点,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那份代表国家和地区竞技的神圣与光荣。青奥会虽说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舞台,但对许多年轻的青奥选手而言,能够为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出战,可能是唯一的一次机会。
青奥会自然是一场青年人相聚的舞台,但同时也是一个实景搭设的体育课堂。对十几岁的青年运动员而言,责任意识也许还十分模糊,而在刻意忽视竞技体育胜负概念的舆论下,模糊的责任意识更难以明确。所以,奖牌可以缺席,责任不能缺席。希望南京青奥会能在“轻松”“参与”“自拍”“分享”等一堆热词中,再浓墨重彩地加一个“责任”。(颜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