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小学生搭建的五大洲文化小屋,“点亮”了青奥村的天空。21日,第二批非洲国家(地区)小屋展示结束,第三批58个大洋洲和美洲小屋盛装见客,一夜之间,青奥村从迷人的非洲草原,“驰骋”到了热带海洋,海浪、沙滩、椰树……还有44个亚洲小屋等着24日登场。青奥期间70%的文化教育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连日来各国运动员在这里跨文化交流,体验异国风情,分享各自传统。
“安哥拉就是这样”
阿尔及利亚白色小屋里的两只Derbouka鼓,冈比亚小屋前溧水石湫中学姑娘们热情奔放的非洲舞,走近每间文化小屋,都可以感受到纯正的当地氛围。
20日晚上七点半,还在布展,安哥拉文化小屋前就响起了鼓声,裙舞飞扬,“非洲鼓还没摆好,委内瑞拉的运动员就热情地跑来拍起来了。”搭建安哥拉小屋的五十四中老师冯郦告诉记者。
安哥拉小屋的文化代表王嘉龙同学的父亲,是南京民间烙画艺人王高飞,用烙画技术雕刻了安哥拉国花百岁兰,“百岁兰生长在沙漠里,很顽强,我们以此为核心,用绿色、蓝色、黄色、黑色装扮小屋,展示安哥拉人的精神和性格,这也正是全世界年轻人应有的精神。”
安哥拉的运动员们参观自家的文化小屋时,纷纷竖起大拇指。安哥拉奥委会主席说:“安哥拉就是这样子。”
纳米比亚的文化小屋,最吸引参观者的是两张墙画。一面墙上,3.3平方米,是二十九中学生毛蔚创作的纳米比亚星空,毛蔚把自己关在阁楼里创作了三天三夜。另一幅画,火焰般的夕阳里,站着抬头仰望天空的大象,“天空用浓烈的黄,既是傍晚的天空,也可以理解为沙漠,纳米比亚的沙漠和星空一样独一无二。”
20日中午,来参观的纳米比亚奥委会主席和运动员们,在两幅画前流连忘返,合影、自拍根本停不下来。奥委会主席提议,“能把两幅画带回纳米比亚吗?”二十九中老师吴舒文说,小屋的主题,定位于“自然、生态”,独一无二的纳米比亚星空、抬头看星空的大象,是最好的诠释。
“这个既中国又青奥”
21日下午,记者走进澳大利亚小屋,一股海洋气息扑面而来,搭建澳大利亚文化小屋的“工程师们”,是来自南京游府西街小学四年级5名学生,平均年龄10岁。
“小鬼们当家”,照样把客人招待好。余悦然当起了小老师,一笔一画教印度运动员酷玛在纸盘上写中文名字、画砳砳。小屋开门不到3小时,她已经教会了30多人写中文名字,“看到他们会写汉字,我很有满足感。”
贝宁小屋前人潮涌动,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的同学们别出心裁,向大家赠送砳砳剪纸作品。在南京剪纸非遗传承人周坤的指导下,他们将事先准备好的不同造型的砳砳剪纸带到文化小屋,运动员们挑选好自己喜爱的砳砳造型,由同学们现场贴在纸上,再在砳砳旁边画上运动项目、背景、祝福,镶在镜框中送给运动员。来自加拿大的Allie称赞,“这个创意既中国,又青奥。”
很多小屋都设有DIY节目,最受选手们欢迎。墨西哥举重选手奥斯卡,在空白的文化衫上画上了正在抓举的砳砳,而砳砳头上,则是奥斯卡画的五星红旗。他还请志愿者在上面签了他的中文名,“拿回去‘秀’给朋友们看”。一百件文化衫,两个小时就被运动员DIY完了,走红的还有折扇和南京元素的明信片。
“请让我向你介绍苏丹”
对中外小伙伴来说,友谊就从文化小屋开始。语言不通,怎么交流?没有关系,孩子们有的是办法。
在委内瑞拉小屋,参与搭建小屋的五十四中学生冯佛成掏出手机,调出手机里的世界语言词典,与运动员们在手机上顺畅地用西班牙语“交谈”起来。阿尔及利亚小屋由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和阿尔及尔Kasdi Merbah高中共同建立。阿尔及利亚讲法语,之前他们借助翻译器帮忙沟通,如今阿尔及利亚孩子打招呼也说:“你吃了吗?”
“你好,我叫穆克坦,穆桂英的穆,巧克力的克,坦克的坦,请让我向你介绍我的祖国苏丹。”来到苏丹小屋,身穿苏丹传统服装的年轻人用流利的中文与记者打招呼,他与同样来自苏丹的阿卜杜是文化小屋中为数不多的外国文化代表。穆克坦在苏丹理工大学学习电气工程,2009年来到上海同济大学学习一年汉语后,又来到南京信息学院学习自动化工程。谈及为什么要来中国留学,他与阿卜杜的理由是一样的:“中国技术比较发达,在苏丹开设许多公司,中苏关系十分友好。”参观结束后,他们还送给记者两样礼物——印着苏丹金字塔的扇子和中国结。他们说,将来要致力于传播中苏文化。(朱秀霞 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