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混合团体赛充分展现了青奥会各国青年运动员互相交流、收获友谊、传承奥林匹克精神的宗旨
昨日,南京青奥会比赛日程已过半,国际奥委会特意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进行相关总结。国际奥委会执行主任吉尔伯特·菲利、国际奥委会体育部主任麦康奈尔,以及两位奥委会委员杨扬和帕特里克·鲍曼出席。发布会上,“创新”是四位奥委会官员强调得最多的。
显然,创新成了南京青奥会人气居高不下的关键……
创新与颠覆,新赛制花样多
泳池中“男追女”,击剑项目亚欧对抗,兵羽、田径等项目洲际大混搭。本届南京青奥会在15个大项的17个小项中设置了混合混编团体赛,包括田径、游泳、羽毛球、马术、高尔夫等项目,其中田径8×100米混合国际团体接力,将由所有田径运动员混合组队开展迎面接力。另外,篮球是3人的,曲棍球是5人的,橄榄球是7人的,排球是沙滩的……
花样频出,精彩不断,运动员和观众会心一笑,体育也回归本源。而对于这一切,国际奥委会执行主任吉尔伯特·菲利称,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一届青奥会上,奥运体育就有所创新。在南京青奥会上,进一步进行巩固和提升,“比如增加了混合团体赛,体现了来到一起学习分享的概念,很多项目都打破了国界,特别是田径8×100米接力,600多个运动员都会参与。此外这次增加了高尔夫和橄榄球,也是为2016奥运会做准备,这些都是创新。”
此外,本次青奥会半程过后,最受关注的项目要数“3对3“篮球赛,每天晚上的比赛,各个看台都坐满了观众。21日晚上的扣篮大赛,300元的门票甚至被黄牛党炒到了1500元。篮球赛的高人气,主要与赛制的创新有关,如得分后不用重新罚球,只要运球出三分线立刻可以二次进攻。同时,还引入了“突然死亡”制,只要一队得到了32分,比赛就会戛然而止。如此刺激和超强对抗,篮球项目受关注是意料之中。
国际篮联主席帕特里克·鲍曼表示,“很多比赛需要新的模式,用创新办法,来发挥团队精神,让更多国家参与。篮球这个集体项目率先变革,只有先普及开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竞争与互助,成长路好体验
由于各种“混搭”赛抢尽风头,本届青奥会给人的感觉是,竞技层面不强,场上火药味不浓。然而,现实是否如此?吉尔伯特·菲利表示,尽管青奥会各种创新不断,但竞技水平也很高,“在过去5天的比赛里,有射击选手打出超过世界纪录的好成绩,超世界青年赛纪录的一幕在射击、游泳等赛场上也屡屡上演。”
奥委会委员、冬奥会冠军杨扬坦言,“场上火药味其实一点不淡,大家都想赢。我昨天看了一场羽毛球比赛,一个日本运动员,他曾拿过世界青年比赛的冠军,输了后也急得摔拍子。”杨扬认为,比赛中全力以赴去战斗的感觉,青奥会和奥运会没有什么差别,想获胜都是最大的动力。
杨扬凭借流利的英语、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耐心的回答,很好地展现出了国际奥委会委员的风采。昨日的发布会,杨扬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热捧。
杨扬称,大家可能存在一种误区,对待比赛,只看重要不赢要不输,其他都忽略掉了。“青奥会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成长的经历。除了你死我活的竞争之外,还可以相互协助。所以,这对于运动员在心态方面的成长是有帮助的。青奥会在不少项目和奥运会不同,但很让人受感染和感动。”
学习与分享,“实验室”吸引人
“体育实验室”是根据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提议而设立的一个全新项目,它也是本届青奥会最引人关注的亮点之一。其具体内容是在青奥会上引进武术、攀岩、轮滑和滑板四个项目进行展演。巴赫主席表示,希望让这些不是传统奥运会的项目,能在青奥会上充分展示其魅力,了解这些项目对于青少年运动员和观众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
“体育实验室”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封闭场所,而是一片开阔的露天场地,设在南京鱼嘴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自南京青奥会开幕以来,该地备受推崇,每天都吸引成千上万人前来体验。国际奥委会体育部主任基特·麦康奈尔透露,“这个互动的场所每天接待约3000人次到访,其中包括约1500名孩子,未来这里还将长期给本地的年轻人提供服务。”麦康奈尔还表示,通过这四项非奥项目的展示,充分体现了青奥会学习和分享的精神,这恰是本届南京青奥会的首创。
日前,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与巴赫也先后莅临,并现场观看了运动员精彩的体育展演。在青奥会开幕式的讲话中,拿手机自拍的巴赫,再度“卖萌”,此后他还操起中国武术展演的大刀道具,造型却令市民游客捧腹。巴赫对该形式的展示非常满意,“很高兴看到运动员们和孩子们对此反应积极,他们打破国界,相互促进,增进了了解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