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马大诚
彭锐
刘颖
他们,是青奥会上最普通的工作人员,也许青奥会结束后,很少有人会记得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在各自的临时岗位上尽职尽责;他们睡得很晚,平均每天睡眠只有四、五个小时,但他们抖擞精神、尽心尽力;他们,不接受采访,只能以聊天的方式获知他们的所感、所思和所盼,并尽我们所能完成此文。
人物:张萍
岗位:青奥村清洁保障
经典语录:在地里干农活脸晒得黑,这些天瘦了,但我还白了呢!
青奥村,刚下班车,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让我们只好停留在站台的棚子下,拿着笤帚和簸箕的张萍就站在我的旁边。尽管有顶棚,但雨还是随风往里飘,和我们举着伞挡雨不同,张萍没穿雨衣,也不打伞,“这么大的雨前几天我赶上了,后来发烧,但一天岗都没有停,忍着,猛吃些药,太阳下晒晒,好啦!”
来自江苏泗洪的张萍从8月10日开始进入青奥村,和同乡汤兰一组负责青奥村内场和外场的清洁工作,每天早上6点50分到岗,23点50分离岗,加上往返住处的时间,每天睡眠时间大概只有四个半小时,张萍保洁工作做得极其卖力,她打扫过的地方没有一丝纸屑,在岗时几乎一刻不停闲,“有时回到住处,衣服都没脱,被子都没力气拉到身上就睡着了。”张萍小儿子刚上小学四年级,“青奥会工地停工,正好我在青奥会村里忙,他爸爸休息带他。”
十多天,张萍瘦了7斤,“我在家不怎么熬夜,现在才知道熬夜挺瘦人的。”对挂在胸前的证件,张萍特别珍惜,“累是累点儿,可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机会,能为青奥会做事,我小儿子都觉得他妈妈特光荣。”张萍告诉记者,青奥会的工作让她这个没怎么走出过家门的人开阔了眼界,平生也是第一次手机、对讲机24小时不关,用儿子的话说还“增长了见识”。
人物:马大诚
岗位:黄埔饭店交通运行保障
经典语录:我要凭南京人的良心做事。
50岁的马大诚一天似乎一刻也停不下来,作为接待嘉宾和媒体的黄埔饭店交通运行保障负责人。尽管还有多名志愿者配合工作,但他永远冲在最前边,风雨无阻地站在宾馆门口的班车站,一会儿到路口指挥车辆的进出,一会儿登上班车、协调司机和乘客的所需。
交通运行的工作事无巨细,马大诚永远精力旺盛,虽然因为要安排不同时段客人的机场、车站接送,要夜里起床,凌晨还不一定睡下,但经历过亚青会的他信心满满,“这次我们服务亚青会的人很少一部分来到青奥会,我要把亚青会的一些经验带过来,一些不足弥补上。”交通服务看似简单,实则门道很多,“比如今早有一位客人要去机场,我让她提前三小时出门,她不太理解,因为往常都是两小时,我就要提前解释,今天是周一,交通堵塞就要耗去半小时。”还有一次到班车开车的时间了,但由于种种原因班车没有到,当时下着雨,马大诚就陪两位等车的乘客在路边站了近半个小时,边联系司机边宽慰乘客。
在马大诚看来,志愿服务的工作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全凭一个人的责任感,要对得起南京人自己的良心。
人物:彭锐
岗位:媒体酒店班车司机
经典语录:帮记者省时间,但不是赶时间。
“80后”彭锐负责此次青奥会四家媒体酒店直通奥体中心的班车运行,这位在江南集团第二巴士公司汽车五队开车的年轻师傅虽然言语不多,但总是一脸笑容。
四家媒体酒店都处于闹市,媒体班车站的各种车辆又多,直接抵达奥体中心的班车是在青奥会召开后根据媒体需要加开的,所以只有一个简易的小牌子放在前风挡玻璃处,不像其他班车标志明显。担心记者错过班车的彭锐每到达一个站点,都要尽己所能让该上车的人上车。于是,如何在众多等车的人群中识别出乘坐专线抵达奥体中心的记者,彭锐练就了一套功夫。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套功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记者们都比较辛苦,往车站一站,可能就在想稿子、想片子,我不能让他们错过车,我要帮记者省时间,但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也不能赶时间。”
彭锐开的班车每隔一小时发一次,为方便媒体,他把自己的电话给了经常坐车的记者,方便记者随时掌握车辆的信息,对南京路况不熟的记者们会经常打电话向彭锐问路,他总是乐呵呵地有问必答。
人物:刘颖
岗位:钟山宾馆交通运行保障
经典语录:军人做事要保持军人的做派。
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的刘颖身上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干事利落、为人热心。本报前方报道团队抵达南京当晚,对一切还不熟悉,刘颖放下手边繁忙的工作,一路小跑帮我们联系班车,并一路送到班车站。
原本不胖的刘颖近几天在走走跑跑中瘦了近10斤,“我以前没有做过这个,总怕出问题,比如开幕式的大客车安排,我就演练了五、六次,马上闭幕式了,交通保障又是个硬仗。”本来晚上还会回家的刘颖现在干脆住在宾馆,“事情太多,回家有点赶不过来了,咱们这个宾馆距离地铁、公交都远,客人早上出行很困难,我还是盯在这里比较放心。”在南京交通局工作的刘颖每天要在青奥岗位上工作近12个小时。由于爱人还在部队,青奥会期间,刘颖把儿子送回了徐州的奶奶家,“儿子长这么大,从来没离开过我这么久。”刘颖总觉得自己以前没有经验,之前两个月的青奥培训才让她心里有了点底,“好多事情其实不用我管,但我要保持军人的做派,我想多做点,让每一个来青奥会的来宾快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