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评论

特约评论:校园足球需要鼓劲而不是喝彩

汪大昭

2014年11月28日08:02    来源:人民网-体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一)

11月2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规格而言,称得上空前之高,表明了国家高层对青少年足球的重视。其实,高层从来很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从来没说过学生只要读好书便可一好百好,可谓想国人之所想。对于足球运动长期落后和基础不牢,高层早就说过“从娃娃抓起”,可谓急国人之所急。扩大范围说,世界上没有哪个足球强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政府高层这样的关注和指示,中国足球实在是非常幸运的。

不过,要成就一项事业,光有上下的热情和愿望还不够。在现时的国情之下,很多事情都有教训,那就是中间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拿足球来说,主管校园和足球这两方面的教育和体育部门取何种态度,制定何种政策和措施,已成长期以来的短板。不转变应试教育和锦标体育,校园足球能否走上正轨,仍不乐观。

(二)

在有关这次会议的报道中,有这样两句话。一句是教育部长袁贵仁说“采用多种方式提升现有体育教师足球教学实践能力”,另一句是中国足协副主席魏吉祥说“教育部需要更多的校园足球教练,这也将为职业足球运动员创造就业机会,一定程度解决出路问题”。简言之,管教育的承认学校体育教师不大会教踢球,管足球的着急会教踢球的有劲无处使。

记得曾去一所开展校园足球的小学采访,两千多孩子就读,只有3名体育教师,且都没有足球专业学习和训练的经历。热心的校长从当地职业足球俱乐部请来几名退役球员,指导孩子们踢球,但无法解决教师编制,也就无从给出报酬。好不容易“化缘”弄来一点钱,每人每月1000元补贴,不出几个月,这些编外教练跑得一个不剩。要跟师范生一起考教师证,他们绝不是对手,但站在学生面前,能帮孩子们提高兴趣和技能的当然不是那些师范出身的教师。

一边缺人才,另一边有门槛障碍。倘若没有政策上的突破,退役球员的一技之长怕是就此作废,完全尽义务教踢球不等于是再就业的出路。对不会踢球的教师再培训,与对退役球员进行文化知识再教育,哪个事倍功半,哪个事半功倍,亦或二者兼行,主管部门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认真加以解决,也算会议不白开。否则,体育课内必修足球,谁会教?创办各级校园足球联赛,谁会踢?

(三)

校园足球只是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的一半,完整的表述是“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意义在于“深化教育改革,振奋民族精神”。应试教育因德育和体育被淡化而成为残缺的教育,又受独生子女状况和社会价值取向影响而积重难返。足球人才短缺事小,民族素质受损事大。开展校园足球是青少年足球的一部分,不是全部;足球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也不是全部。最终,应当促成青少年在学校内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足球广泛、持续开展,是对应试教育的一大冲击,是对偏颇教育理念的一大扭转,是对课堂和书本中无法深入的身心教育一大补足。校园足球要实现效益最大化,绝不只是解决足球人才基础,而是作为民族未来的青少年能够强身健体、全面发展。这不仅是足球界的任务,更是教育界的己任,是全社会人人有责的大计。这也不是量化的数字指标,而是包含体育在内的中国教育质变。在亿万有文化、讲道德、身体棒的青少年当中,何愁培养不出优秀的球员,成就中国足球的梦想!

(责编:杨磊、胡雪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