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李娜在澳網第三輪和莎拉波娃相遇,因為后者前一年在溫網奪冠又是賽會熱門,這場比賽被安排在了羅德拉沃爾球場,比分是0比2。8年之后兩人“故地重游”,中國金花還了對手一個2比0。
李娜勝在接發球
在和李娜的半決賽之前,莎娃在5場比賽中隻丟掉9局,創下賽會紀錄。這種火熱的手感讓很多人都認為她會奪得最后的冠軍,但美國《網球雜志》主編波多卻力挺李娜。他說6號種子最近的表現如同來自奧茲國,她有著不可思議的發揮,一定能夠獲勝。
這一次,向來以“烏鴉嘴”著稱的波多沒有猜錯。比賽一開始,李娜就對對手的發球展開強攻。對於莎娃這種一切戰術體系都建立在發球上的球員來說,這是贏球的最佳手段。屢屢被搶攻得手后,俄羅斯人對自己的發球完全失去了信心。李娜在首盤以兩個破發球局的優勢取勝,比分為6比2。
一盤落后之后,前幾輪打得順風順水的2號種子更是手足無措。第二盤的比賽和首盤如出一轍,李娜再次破掉對方兩個發球局,以6比2勝出。
莎娃賽后獻贊詞
輸球后的莎娃相當難過,但卻心服口服。“李娜今天打了一場非常棒的比賽,她比我打得更有侵略性、更專注。我總是忙於防守,她一直佔據上風。”
顯然,俄羅斯姑娘承認了自己受制於李娜積極進攻的戰術,而賽后技術統計更是說明了這一點。
李娜和莎娃都是以發球見長的選手,她們的一發成功率和得分率都相差無幾。但是由於中國金花的積極強攻,莎娃的二發幾乎被打成了篩子。25%的二發得分率意味著隻要她一發不進,就會被李娜打出制勝分。而后者自己的二發得分率則高達63%,不給對方任何突擊的機會。
6號種子打得積極主動,2號種子處處被動。前者有21個制勝分和18個非受迫性失誤,后者這兩個數字分別是17和32。
晨報記者 葛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