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運今天在沈開幕,廣大市民不僅能欣賞到一場場精彩的體育賽事,更享受著“全民健身”的寶貴財富。爆滿的羽毛球館、一支支酷跑團隊,一個個“騎行俠”……在全民健身大潮下,每個人都當起了“主角”。
鐵西區滑翔室內健身中心去年10月免費向公眾開放,每天迎客幾千人。幾十個乒乓球台、羽毛球場地,3個籃球場,一個輪滑場……一個健身場解決了附近十幾萬居民沒有健身場所的難題。62歲的籃球愛好者汪貴義告訴記者:“我跟幾個老伙伴經常來這兒打籃球,下雨下雪都不怕,我們天天堅持聚在一起。”
在沈河區第五大道花園小區,每天晚上近百名小區居民聚集在小區廣場齊跳健身舞,今年夏天小區還組建了一支暴走隊,隊伍越走越壯大,如今每晚近百人組成的暴走長龍已經成為小區的一道風景。
十二運開幕式展演的四個節目中,沒有一個明星大腕,開幕式的舞台留給了全民健身愛好者,廣大群眾真正成為了大型運動會開幕式的主角。
沈陽的群眾體育活動如今已經步入常態化發展軌道,在豐富群眾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健身理念。“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對於來自福建的柳大媽來說,她所收獲的可不僅僅這些,“剛到沈陽,認識的人特少,感覺特孤單。因為擅長跳舞,有一次,我被拉到社區老年活動中心教跳舞,跳著跳著就全熟悉了。”健身,讓柳大媽重拾快樂,交到了朋友。
大眾健身場所是全民健身的基礎和前提,目前沈陽市已經實現全市鄉鎮3000平方米健身廣場、街道1500平方米健身廣場或600平方米室內健身活動場所全覆蓋。在900個社區、1380個村屯安裝了健身路徑。沈陽市還建設了面積3.5萬平方米的市級全民健身中心和15個區縣級全民健身中心,目前都已向社會開放。
在推進硬件設施建設的基礎上,沈陽市加快推進“10分鐘健身圈”建設,以電子地圖和地圖冊的形式分別在相關載體上標注和相關平台上發放,完成了“10分鐘健身圈”指南,以方便群眾查詢,使城鄉居民以正常速度步行10分鐘左右,就能找到可供健身的設施或場地。
沈陽奧體中心體育場已確定在全運會閉幕后一周對外開放,新建的室內功能用房將提供乒乓球、瑜伽、跆拳道、劍道等健身項目﹔南廣場以健身路徑為主﹔西廣場將設計為輪滑、攀岩、小輪車等極限運動廣場﹔北門兩側將是籃球和足球愛好者的樂園。
“全民健身,共享全運”, 十二運是“我們”的全運。普通群眾已成為各項健身活動的參與者、全運會的實際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