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2013年第十二屆全運會>>全運評論

中國青年報:全運救贖從閉幕開始

曹競

2013年09月13日07:4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全運救贖從閉幕開始

一例興奮劑,一則年齡造假,三個代表團被取消了體育道德風尚獎評選資格,本屆全運會就這樣在閉幕式過后,成為中國體育史上被快速翻過去的一頁。

甘肅自行車運動員逯艷或許還在為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憤憤不平,但她想討的說法估計很難得到了。花游蔣氏姐妹已經在悲憤過后,不得已收拾心情開始退役后新的生活。北京橄欖球隊受罰的教練和隊員,或許會懊惱當時罷賽行為的愚蠢。

上述這些算是攤上大事兒的,而爭議性判罰的輪番上演,將本屆全運會完全演繹為一出肥皂劇——懸念叢生,沖突激烈。

曲終人散過后,有人歡喜有人落寞,有人將踏上新的征程,有人則將帶著遺憾思考未來。但我們必須審視的是全運會為何風波不斷,全運會為何成為媒體和公眾口誅筆伐的對象。全運會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到底該何去何從?

社會上關於取消全運會的聲音,從之前幾屆開始就已甚囂塵上。作為耗資巨大的全運會,卻正演變為中國體育圈“蛋糕分配”的圈內盛會,其存在的價值已經偏離設立的初衷。所謂通過全運會發掘新人和為奧運會練兵的作用,正在被赤裸裸的“金牌至上”所替代。國家體育總局三令五申嚴明賽風賽紀,卻未能換來賽場上的公平公正。反倒是歪招兒頻出,讓人哭笑不得。尤其打分項目上的“水分”,東道主無需明說的優勢,人才交流上的急功近利,已經讓公眾無瑕顧及全運會上的正能量。

而在舉國體制依然是中國競技體育主流體制的前提下,李娜式的單飛仍是可望不可及的夢想。絕大多數運動員,尤其那些冷門生僻、在中國幾無群眾基礎的競技項目,其生存模式仍然寄望於財政的扶持,專業運動員仍將作為中國競技體育的主流人群長期存在著。全運會毫無疑問是這群人改變命運的重要平台。

既然體制短期內尚無改變的可能,既然全運會對專業運動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全運會若想改變在公眾心目中負面集中的印象,唯有實現自我救贖。而救贖除了要求運動員和教練員自律,更需要有關部門實實在在的監督。因為如果不能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甚至還牽扯進有關部門的私利,又怎麼可能保証丑聞鬧劇不會一再上演呢?!又如何平息社會上要求取消全運會的聲音呢?!

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自然有人為鑽空子而不惜犯險。在政績面前,同樣會有官員“劍走偏鋒”,但如果相關部門能夠真正行使監督機制,鐵面無私,毫不留情,又怎麼可能出來如此多的漏網之魚呢?又怎麼可能沒有威懾作用呢?

閉幕式的舉行,僅僅意味著本屆全運會賽事的結束。而對於全運會本身,以及整個中國競技體育界的救贖,其實才剛剛開始。

(責編:實習生 張超毅、張帆)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