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冠結束,對於恆大的爭論卻仍未平息。中國需要足球,中國足球需要恆大,無論這樣的論斷得到贊同還是反對,都不是事情的全部,而是新的起點。爭議過后有何作為,才是最值得關注的
廣州恆大隊奪得亞冠聯賽冠軍,成為國人興奮議論的熱門話題。長期不振的中國足球時常給人們添堵,難得有這樣的好事,換到任何一個國家,足球場上的好消息都會引來一夜的狂歡,何況是中國!
那一晚,筆者在天河體育場與5萬多球迷共睹90分鐘激戰,一起度過比比賽時間還要長的慶典和祝捷。足球就是這樣,熬過最后階段讓人揪心的艱難時刻,才迎來實現夢想的喜慶。競技場上,實力優勢下的必然勝利往往不如奇跡般地成功更轟動。
恆大集團介入足球后,短短4年,從中國第二層級的聯賽急速躥升,打入亞洲巔峰對決,笑到最后。那一刻,莫說對面的韓國球隊一臉沮喪,就連亞足聯的官員們望著看台上紅成一片,也吃驚不已。這些年亞洲足球賽事的組織者第一次將獎杯頒發給中國的俱樂部球隊,其實他們也不想看著一個泱泱大國離足球榮譽總是很遠,但變化如此之快,大概始料未及。
互聯網為球迷提供了發言的平台。一直不休的爭議隨著比賽結果的產生而升級,焦點仍是對“恆大能否代表中國足球”和“金錢是否萬能”的思考。中國需要足球,中國足球需要恆大,無論這樣的論斷得到贊同還是反對,都不是事情的全部,而是新的起點。至於恆大模式會不會被廣泛復制,持否定觀點的人大多敢於明言,倒是持肯定看法的人氣場並不佔優。
既知足球發展不可能速成,又希望出現奇跡,苦日子過久了,難免有此心境。中國足球持續勢衰,與其將恆大之舉視為中國足球復蘇,莫如隻當是為復蘇造勢。至於能否乘勢而上,並非恆大一家所成。爭議過后有何作為,才是最值得關注的。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12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