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綜合

高爾夫球童不只是壯勞力 當好球童年薪百萬

楊琳

2013年11月15日08:48    來源:信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當好球童,年薪過百萬

  計算碼數距離、判斷風向、選擇球杆、看果嶺線、鼓勵球手,如何在球場內外處理好與球手們的關系也成為球童的重要任務。

  伍茲與球童拉卡瓦。

  網球美女沃茲為男友麥克羅伊做球童。

  魏聖美的爸爸幫女兒背包。

  球童是指在打球時,為球員攜帶和管理球杆,並按照規則幫助球員的人。

  以往在人們印象中,球童的地位似乎有點卑微,拿著不高的薪水,干著背球包這樣的體力活。但隨著高爾夫的發展,如今一個頂尖球手往往離不開一個好的球童。

  因此近年來,球童的地位、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比如伍茲的前球童威廉姆斯,就被認為是如今球童界的第一紅人﹔2004年陪維杰·辛格一起走上世界第一位置的球童大衛·任威克,現在也拿著超過百萬美金的年收入……這樣的高薪甚至讓很多職業球員都望塵莫及。專題策劃 高克虎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楊琳

  球手對球童越來越倚重

  球童的地位能夠越來越高,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所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

  當今的球童不再是強壯的體力勞動者,而是要計算碼數距離、判斷風向、選擇球杆、看果嶺線、鼓勵球手的技術工。甚至,如何在球場內外處理好與球手們的關系也成為球童的重要任務。

  以伍茲的新球童拉卡瓦為例。在拉卡瓦為美國老將卡波斯服務的20年裡,卡波斯最被人熟知的一面就是逍遙自在——在美巡賽練習場上,大部分時間在跟別人聊天,而自己的練球數量卻寥寥無幾。而拉卡瓦則會大清早去球場做功課,計算碼數,畫出球場的每寸地方,說明易變的每處地方。

  著名球員馬克·卡卡維查對拉卡瓦評價道:“基本上,他大多數時間裡必須要在球場上引領弗雷德。”

  所以伍茲在2011年與舊球童威廉姆斯分道揚鑣之后,立即重金聘請了拉卡瓦。

  然而,球童僅僅在比賽前做好充分的准備乃至給予技術上的幫助還不夠,怎樣在比賽中好好與球手相處顯得更加重要。

  “每個人對球童的期望都是不同的,”世界第二的北愛爾蘭名將麥克羅伊說,“老實說,我喜歡J.P(著名球員麥克羅伊的球童菲茨杰拉德),那是因為他可以在這一杆與下一杆之間談論一些高爾夫之外的事情,令我放鬆下來。”

  這一點也得到了美國名將史蒂夫·史翠克的認同:“球童就是要努力在球場上扮演心理專家的角色,這比其他一切都重要。”

  當然,要為頂尖球手背包,出色的抗壓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伍茲此前提及選球童的條件時說:“顯然能夠理解最后9洞比賽壓力的某個人,也許他之前有過那樣的經歷,並且有能力處理好那樣的狀況。”

  球童也會“挑選”球手

  假如研究一位歐、美巡回賽球手的生活,你會發現,他們與球童一起相處的時間還多過和一些家庭成員。因此,選擇稱心如意的球童很重要,可是現在卻變得越來越難,甚至出現了球童選擇球手的局面。

  最新的案例發生在拉卡瓦的身上。拉卡瓦本來曾與當今美國勢頭最猛的年輕球星之一達斯汀·約翰遜牽手。但最后,在更衣室裡被“炒魷魚”的卻成了約翰遜。

  對此,拉卡瓦的表弟、名將肯·格林就直言:“能為像伍茲這樣的球手背包,為什麼不呢?”

  這並不是近年來發生的第一件“著名球手被球童炒魷魚”的事件。

  8屆歐巡賽獎金王科林·蒙哥馬利就曾被球童簡森·亨普爾曼“解雇”。目前的狀態正在走下坡路的蒙哥馬利頗有點自嘲地說:“簡森想要與更好的一位球手合作,在我的人生中,總是我去解雇別人,現在卻反過來了。”

  顯然,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球童也不例外,對於出色的球童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如今的賽場上,球手與他身邊的球童往往關系親密如伙伴,甚至很多球手和球童本身就是親人,如魏聖美的爸爸就常年給女兒背球包,也算是球童中的知名人物。

  大學生都做球童

  在歐美國家,不少知名球童的收入相當之高。因為他們熟知球場,會根據球場設計布局、果嶺狀態等,為選手出謀劃策。

  歐美球童收入高

  因此在歐美的很多巡回賽上,球童都是根據選手成績獲得相應報酬:一般是冠軍獎金的10%,前10名獎金的7%,其他名次獎金的5%。

  如伍茲和前球童威廉姆斯的合作從1999年至2011年,這期間正是“老虎”的黃金期,所以12年時間裡威廉姆斯至少拿到800萬美元的收入,甚至還有廣告商找上門來,可謂名利雙收。

  國內球童相當工薪族

  在國內,由於缺乏知名度,普通球童的收入不算高,並且差異很大。據信息時報記者調查了解,廣東地區的高爾夫球童每月收入大多在2000元到5000元不等,相當於普通工薪階層的收入。

  不過,球童收入中很大部分是由小費構成的,但隨著人們對於高爾夫消費的逐漸趨於理性,以往動輒拋出幾百元給球童小費的狀況正在逐步減少。

  目前國內球童的小費基本是50元~100元,因此靠小費賺錢變得越來越難。不過由於個人的能力和工作量收入會有差異,某些收入高的球童每月收入仍可超過1萬元,遠超過大學畢業生的收入。

  做球童獲得機遇比較大

  因為收入不錯,盡管比較辛苦,如今不少高爾夫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也願意做球童。“一場球雖然要打4個小時,但現在很多球會都有球車,所以運動量還可以,就當鍛煉身體了。”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球童小齊表示,自己擁有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高爾夫管理大專學歷,但畢業后還是選擇做了球童。

  小齊認為,自己未來希望從事高爾夫球會的管理工作。現在下場當球童不但可以多接觸客人,而且還可以更快熟悉球場的運作,今后無疑有非常好的職業發展空間,例如從事高爾夫球會員卡銷售、球場各部門管理、高爾夫球具銷售等方面的工作。

  除了收入高,小齊認為當球童還有很多其他崗位沒有的優勢和機遇,“現在打球的很多都是精英人士,一場球下來,不但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不少知識,還能接觸到很多最新的信息,獲得的機遇也比較大。”

  苦練球技效仿張連偉

  此外像中國著名球員張連偉、張新軍等,也都是從球童成長起來的。所以一些球童還會利用在高爾夫球會工作的有利條件,苦練球技,希望今后能走上職業道路,或考取教練資格,謀求更高層次的發展。

  但是在球童圈,也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某些球童的收入卻非常低。

  據《工人日報》今年8月披露,北京鄉村高爾夫俱樂部的80多名球童月薪僅1000多元,並持續十幾年未與球童簽訂勞動合同,涉嫌違反了《勞動法》。

  球童李女士介紹說,他們的基本工資按25元/天計算,除去節假日,每月全勤為26天,每人出場費為15元/天,平均每天一人能出1場~2場。若沒有全勤的話,每天隻能按18.5元計算。經計算,若每月全勤且一天出場一次,則每月的工資為1040元,明顯低於1400元的北京市最低工資標准。

(責編:楊磊、張帆)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