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綜合

錢江晚報:十番棋,找得回圍棋的黃金歲月嗎

伊志剛

2013年11月26日14:54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十番棋,找得回圍棋的黃金歲月嗎

  醞釀多年的古力、李世石十番棋大戰終於敲定。比賽定於2014年年初落子,將在1月至10月間在中韓10個城市進行。本次比賽勝者獎金為500萬元人民幣,敗者為0,在圍棋歷史上堪稱史無前例。

  就算對道行不淺的圍棋迷來說,十番棋也基本只是個傳說,更別提黑白世界的門外漢了。

  就好比貝利、加林查踢球有多牛叉,如今的大部分足球迷都沒眼福親見,隻能從僅存的幾段影像資料裡覓得些浮光掠影。

  現在,古力和李世石這對絕代雙驕,就准備把經典再翻拍一次。

  可是這次翻拍經典,少了些棋道的庄嚴,看上去更娛樂化,更博眼球。比如說,勝者獨攬開圍棋史上第一巨獎先河的500萬獎金,敗者卻空手而歸,夠刺激﹔再比如說,前天開新聞發布會,請來的卻都是三教九流的各路神仙,說足球的張路,教籃球的馬赫,練體操的邢傲偉,知道的人當是圍棋發布會,不知道的人以為是體育明星朋友圈開趴。

  2013年,所有圍棋世界大賽的冠軍都來自於這項運動的發源地,中國的世界冠軍人數已經達到了20多位,但這是圍棋最好的時代嗎?否則何至於此如此求關注?

  不妨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十番棋。

  在棋的江湖,誰是當世第一高手,約戰十盤,才是公認最能體現實力的比賽方式。圍棋史上最膾炙人口的,公推“昭和棋聖”吳清源在上世紀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創下的十番棋之爭:在十余年間,將同時代的日本所有頂尖高手全部打到降格。什麼是降格?就是當十盤棋差距4的時候(4:0,5:1等),比分低的一方就要以晚輩的身份來比賽。對視名譽為生命的日本棋手來說,這樣的屈辱正反映出了十番棋的殘酷。

  這大概能解釋十番棋的賽制為什麼不用像國際象棋或斯諾克那樣非得用奇數盤來決出勝負。吳清源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十番棋之爭,沒有一次是與對手打平的。事實上,也沒有人自覺有資格有膽量下十番棋,用日本棋界的形容,這更像是“懸崖邊的格斗”。

  敢發出十番棋約戰的,必是同一時代的最強者。古力和李世石兩人,包攬的世界冠軍頭銜達到21個,不分軒輊到勝負局數幾乎完全一致,甚至下出過四劫循環的罕世和局,這樣的“一生之敵”,如果再配不上下“十番棋”,試問還有誰敢下?

  然而組織方和撮合者的動機,絕不隻為了決出當世第一人,他們在尋求一個遠去的夢。

  上世紀80年代,當聶衛平在三屆中日擂台賽上力挽狂瀾,尤其第二屆上一人連扳五陣驚天逆轉,讓不可一世的日本隊在圍棋上低頭,這項古老的運動就此激發了多少中國民眾胸中的熱血?懂不懂圍棋,根本不重要。后來聶衛平去北大清華演講,被熱情的學生拋在了空中,這樣的待遇,又有哪一位棋手享受過?

  據說中日擂台賽讓中國的圍棋人口從300萬變成了700萬,這400萬人就是一項賽事催生出的巨大能量。

  快30年后,無論圍棋人口還是世界冠軍數量,中國已坐上世界圍棋第一把交椅。但在比賽多如牛毛的當下,人們對圍棋還能保持著像當年那樣的關注和特殊感情嗎?

  顯然,以古力十番棋的傳奇色彩、賭博式的巨獎分配,固然讓這場決戰紫禁之巔賺飽眼球,甚至能把一部分棋盲轉變成追星族,加入到追捧圍棋的隊伍中來。但十番棋的熱,能熱多久,就算棋盤上的絕頂高人也下不了斷語吧。

  也許古李十番棋,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們感受到:圍棋的魅力就在於這樣獨特的傳統和快要失傳的賽制,而這,正是如今的商業化時代缺失的。 

(責編:溫靜、胡雪蓉)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