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開啟三次創業,出任總教練的劉國梁有意為國乒打造更具號召力的超級明星。在劉國梁看來,張繼科是目前比較合適的人選,希望他能夠成為中國乒壇的李娜或者林丹。
計劃
國乒欲造星張繼科最有潛力
繼劉國梁、孔令輝之后,張繼科成就國乒第三個大滿貫。巴黎世乒賽奪冠,張繼科更是開啟了第二個大滿貫征程。劉國梁認為,從各方面情況看,張繼科有希望成為像林丹那樣的超級明星。
“張繼科拿到了大滿貫,這是硬性的指標。運動員必須有成績,這是基礎。另外,張繼科從個人形象上來說,比較陽光、帥氣,打球很有激情。”劉國梁表示,作為中國乒乓來說,需要推出明星球員,“這方面的問題,我也跟張繼科說過。作為團隊,我們會幫著去推他。”劉國梁表示,張繼科在巴黎世乒賽之后變化很大,開始注意綜合素質的提高,包括學習英語、參加公益活動等等,“這次國際乒聯總決賽,張繼科的表現就很不錯。”
在國際乒聯年終頒獎盛典上,張繼科獨攬最佳男運動員和最具人氣男選手兩項大獎。在領獎時,張繼科用英文發表了獲獎感言,而且在之后慈善拍賣中,主動出擊以9000美元拍下簽名球台。
對此,張繼科低調地表示,自己也是希望能夠更多接觸社會,提升個人修養,“公益活動我還是很願意參加的。因為備戰世乒賽,之前推掉了一些活動。等世乒賽結束后,我還是會積極參加的。”
至於英文學習,張繼科依舊謙虛,主要是訓練之余時間有空,自己想好好利用起來。張繼科介紹,在沒有比賽任務的時候,大概一周能學習三次,請了老師到隊裡為自己做輔導,“水平多高談不上,主要是一些簡單交流和溝通。”
現狀
國乒世乒賽首戰,男女隊都派出了最強陣容參賽。對陣巴西男乒、波蘭女乒,兩場毫無懸念的3比0,國乒意在讓主力選手熱身找感覺。張繼科成為國乒本屆世乒賽頭炮。可惜頭炮不夠響亮,張繼科丟掉了國乒世乒賽第一局,成為小小的新聞。
劉國梁對此認為,這種有點心跳的感覺,有助於隊員慢慢找到比賽感覺,輸掉一局甚至輸掉一盤都不是問題,“兩局領先之后,隊員或多或少都想把自己更好的狀態打出來,或者在嘗試一些新的東西。丟分之后,能夠重新調整回到比賽,這種心跳的感覺挺好。”
事實上,張繼科一向在團體賽中有慢熱的情況存在。劉國梁也表示,正是因為考慮到這個問題,第一場比賽安排張繼科打頭陣,“第一盤是要難打一點,是第一個亮相,所以讓張繼科打,也是為了讓他盡快找到比賽的感覺。沒有人懷疑他的實力,但這種大賽裡面的慢熱,找不到節奏,我想需要給他一些時間。”
劉國梁寬容地表示,張繼科只是還沒有完全找到比賽節奏,“張繼科的節奏比較慢,每個球都要發力的那種。馬龍就比較輕快,?裡啪啦,變化比較多,球風不一樣。其實,張繼科這場還是不錯的,特別第一局打得很好。以往他在第一局的時候常常打得不好。畢竟是第一場球,隊員要慢慢進入狀態。”
難題
文化差異大中國人難成巨星
雖然世界頂尖選手幾乎沒有缺席本屆世乒賽的,但真正受到普遍關注的選手還沒有在乒壇出現。開賽前一天的媒體見面會,採訪室坐滿了記者,但輪到記者提問環節,卻沒人舉手提問——盡管台上坐著當今乒壇最具號召力的波爾、張繼科、水谷隼和石川佳純。
“坦白說,我們現在確實沒有像網球費德勒這樣的超級巨星。”離開發布會的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告訴記者,自己當然很希望在乒乓球賽場能夠產生有很強影響力的超級明星,這對項目的推動是非常有幫助的。
在沙拉拉看來,中國選手因為語言等方面的原因,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還比較弱,所以目前還比較難成為能夠影響世界的超級明星。沙拉拉的看法或許正驗証了現今乒壇的無奈——在體育文化范圍內佔主流的歐洲隊,缺乏搶眼的戰績﹔取得輝煌戰績的中國隊,卻徘徊在歐洲主流文化大門外。
“我個人覺得奧恰洛夫很有希望向著超級明星發展。”沙拉拉透露,奧恰洛夫是本屆世乒賽上自己比較看好的選手,“他很可能給大家一個驚喜。本身他具備了世界最好的實力,而且和波爾他們相比,他身上背負的壓力要更小。我更看好他。”
影響
擔著巨大壓力承接此次世乒賽,日本乒協原本對世乒賽寄予很大的期望。2020年奧運會落戶東京,日本乒協甚至希望以此為契機,大大推動乒乓球在日本的發展。
不過,萬事俱備,卻欠缺了最重要的一枚棋子——日本乒乓球最有號召力的福原愛因傷無法參賽。日本乒協一位官員坦言,福原愛的影響力確實是日本隊裡最大的,她的缺席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會影響到此次世乒賽的關注度。
對於日本乒乓球來說,福原愛堪稱半邊天。這位被稱為“瓷娃娃”的女孩在日本被看作“國民女孩”。1988年出生的福原愛,14歲就代表日本參加了世乒賽,16歲成為日本雅典奧運會代表團年紀最小的選手。不俗的戰績加上天真可愛的性格,讓福原愛成為深受全日本喜愛的“國民女孩”。
東京電視台一位同行告訴記者,從福原愛出現后,日本乒乓球比賽的收視率提高很多,日本很多電視台開始直播乒乓球比賽,甚至一邊看乒乓球一邊喝酒的“乒吧”也一度風靡。
超級明星帶來的乒乓效應失去了,日本乒協主席木村在媒體見面會上承認,福原愛的缺席給世乒賽帶來很大的危機。而缺席賽場的福原愛隻能坐鎮解說台,為日本乒乓球繼續搖旗助威。
快意江湖
造國際巨星不能隻靠獎牌
影響力式微,國乒有意造星,讓戰績赫赫的國乒隊員們能夠更有號召力。這是良好的願望,卻是漫長的道路。不僅需要獎杯、金牌,更需要天時地利,所謂時勢造英雄。
體育說到底是種文化。在歐美文化佔據主流的體育圈,足球、籃球、高爾夫、網球才是主旋律,它們搶佔了絕大部分的體育市場,擁有最廣泛的認知。相比之下,乒乓球項目是弱勢群體,市場份額小、社會認知度低。要想在這樣的土壤裡,培育出參天大樹,堪稱難於上青天。往遠了說,即便是第一個完成大滿貫偉業的瓦爾德內爾,如今也隻能到中國走走穴,合伙開個酒吧等等。
當然,貧瘠的土壤上並不意味著開不出鮮花。林丹算是學習的榜樣。在屢屢傳出會被踢出奧運會的羽毛球項目,林丹幾乎是“羽毛球”這三個字的全部。成績之外,個性、著裝、曝光率等娛樂圈考量的數據都是林丹的必修課。能有今天的地位,有林丹的努力、天賦,也有羽毛球隊給予的寬鬆環境,更有背后團隊運作的勞苦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