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專業體育系統的后備梯隊培養向校園轉移,近年來呼聲漸高。對於足球、籃球等社會化程度極高的項目來說,更有“舍此別無他途”的認識。不過,最近聽到一位職業俱樂部總經理感嘆,現在不缺好苗子,但挖不來好苗子、留不住好苗子。上學和打球之間,人為的鴻溝依舊。
這位總經理說,家長遇到上門游說的他們,恨不能躲得越遠越好。為什麼?因為大學聯賽不允許在專業隊注冊過的球員參加。對那些有天賦的孩子來說,這意味著進了專業隊,就不能再靠體育特長上大學。而競技體育的高淘汰率往往令家長望而卻步,權衡下來,選擇上大學自然更為現實和保險。
另一方面,一些從外地找來的好苗子,又因為學籍等問題難以妥善解決,缺乏保障感,也無法安心打球。有人將這些問題歸咎為教育系統對體育“不夠重視”。實際上,這更像是體育和教育系統長久以來不相來往、彼此隔絕造成的“互斥”。這也從一個角度說明,目前的體育和教育運行系統,都未能將體育的多元屬性充分開掘,隨著時代發展,積弊日漸暴露。而解決的辦法,如果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打通與融合,彼此的“壁壘感”自然揮之不去。
從以往情形看,學校拒絕專業隊球員,是因為他們的成長路徑和校園無關,只是將大學學歷視為“鍍金”。這種“特殊學生”代表學校參賽,非但難以和校園體育文化發生真正的化學反應,還讓那些從學校體系中成長起來的運動員感到壓力。
而專業體育系統希望學校在后備人才的培養上給予更多支持,則是因為存在多年的體校已日漸凋零,招生的來源和出路都成問題。競技體育成了無本之木,談何可持續發展?
如果雙方都只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看待和解決問題,要求對方拿出優質資源,壁壘大概很難破除。這也從深層折射出各自體育觀的局限。體育不僅是拿金牌,更應服務於人的全面發展,體育的價值,也無法以升學率簡單評判。體育的屬性與規律正隨著時代發展越發清晰,打破部門藩籬去認識和尊重這些規律,解決的將不只是“好苗子挖不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