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国内足球

走近中国足球裁判 那群“喜欢吹不怕累”的人(组图)

多数人年收入不足六、七万 主业副业常面临抉择

2013年03月11日12:35    来源:新闻晨报    手机看新闻

  裁判上岗前要接受严格的体测和笔试

  上海目前唯一一名国际籍主裁判王迪在体测前的热身中

  本版图片/晨报记者 顾力华

  晨报记者 甘慧

  没有球员的高薪,却要经受大强度的身体训练;没有教练的报酬,却要经历层层的考试,才能拿到相应级别的证书……裁判与教练、球员身处在同一片绿茵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待遇。

  裁判,有些平淡的一个职业,一旦选择了它,注定要极大地付出。刚刚工作的年轻小伙,为了动辄数周的外出持法比赛,可能要丢掉饭碗;小孩刚刚满月的母亲,为了恢复体能,只能断奶、降体重。

  而人们可能并不理解他们,甚至家人,也并不支持他们。但是,因为爱足球,因为爱裁判这个职业,他们一如既往驰骋在足球场上。

  寒冬体测 上岗第一关

  2月16日,年初七,当人们还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时,上海的裁判们冒着严寒,在位于梅陇的一所大学校园里,展开了摸底性质的笔试和体能测试。这是他们今年要走出上海、执法全国比赛的第一张“通行证”,拿到了这张“通行证”就可以获得上海足协推荐,申报参加全国比赛。为了这个考试、以及2周以后全国的大考,即便是在春节7天长假,大家走亲访友的时候,裁判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嘴,还要每天保证一定量的身体训练。因为每年赛季开始前,中国足协都会安排体能测试,一旦体测不过关,就无法上岗。

  体测当天,上海的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只要在露天站上十来分钟,就会觉得手脚发凉,脖子不自觉地往衣领里缩,整个人瑟瑟发抖。但裁判们已经脱去厚厚的冬装,穿上单薄的运动服,他们说,“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冷了。”

  严寒的天气给体测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有四、五位裁判因此拉伤了肌肉,其中还包括国际足联裁判员体能讲师张拥军。为了能够赶上2月28日中国足协组织的中超中甲裁判员体能测试,受伤后的张拥军还进行了积极地治疗,专门请人帮其按摩恢复。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周之后,依靠平常打下的坚实的体能基础,以及卓有成效的治疗,张拥军顺利通过了中国足协的体能测试,拿到了执法中超、中甲联赛的上岗证。

  体测按国际最高标准执行

  中国足协对执法中超、中甲裁判的考核分为两块:理论考核和体能测试。理论考核包括足球规则和判例视频2项,全部为电脑随机出题,规则40题20分钟内完成,判例20题15分钟内完成,75分以上为及格。

  体测项目共2项:一是6组40米加速跑,测试反复跑动的平均速度;二是10圈以上高强度间歇跑,测试高强度反复跑能力。自2006年7月开始,中国足协根据国际足联和亚足联的有关规定,采用新的裁判员和助理裁判员体测方法,对参加全国比赛任务的裁判员参照国际最高标准进行体能测试。

  6组40米冲刺跑,裁判每次测试不能超过6.2秒,国际助理裁判不能超过6秒,每组冲刺后1分30秒恢复(从终点走回起点)。中间失误或失败一次可立即补考,补测失败则判为体测不通过。

  至于测试高强度反复跑能力的10圈以上高强度间歇跑,没有一定体能训练基础的人很难达到。要求裁判员在400米标准跑道上,从弯道起跑,30秒内快跑150米,35秒内慢走50米,再接下来一个150米、50米,完成400米计为1圈,至少要达到10圈为及格,12圈以上为优秀。

  不同级别、不同比赛对裁判的体测标准在时间上略有放宽,但执法中超、中甲联赛的裁判员,则按照国际最高标准执行。

  绝非“哨声一响黄金万两”

  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上个赛季的中超联赛,一个主裁判平均执法场次是8场。以前主裁判吹一场中超比赛的工作津贴是1600元,后来提高到2500元,有了万达赞助后,扣除个税是8000元。不过即便补助有了大幅度提高,联赛裁判的平均收入也就是6万多元。助理裁判去年平均下来的执法场次是18场多一点,不过工作津贴也打对折,全年收入大概在7万元。”据悉,目前中超裁判员的工作津贴在亚洲赛场已经算比较高了。执法一场亚足联赛事的补助仅为100美元(约600多元人民币),就算执法亚洲最高等级职业联赛——亚冠联赛也只有200美元。

  放眼全国,有资格执法中超联赛的裁判毕竟还是少数,也就是说,大部分裁判是根本拿不到六、七万元的。据悉,如果是执法乙级联赛以及全国的青少年足球比赛,辛苦一年,只能得到两、三万元的酬劳。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要做到全国乃至亚洲级的裁判,为此却要付出极大的时间和精力。人们印象中已习惯中超、中甲联赛在周末进行,与正常工作日撞车的几率相对较小,感到他们找了个好副业。而不管是主裁,还是助理裁判,要想进入中国裁判精英行列,执法中超比赛,就必须历经省市和全国各级青少年足球比赛、业余比赛等的历练。全国足球比赛裁判长、上海足协裁委会执行秘书陈富贵向晨报记者介绍说:“以全国青少年比赛为例,一般赛期两周,每天工作津贴150—200元,裁判员须提前3天抵达,参加赛前学习和考核,加上为考核而进行的体能准备、理论准备、赛后恢复等,一名裁判员前后需要投入近一个月的时间。而这样的赛会制比赛,对于年轻裁判员来说,一年一次远远不够,四次、五次是很正常的,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大半年在外的情况。”显然,很少有单位能接受只能为自己工作半年的员工,更不会为其“足球副业”支付半年的工资。在社会和家庭的多重压力下,一些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裁判事业,而选择一些更规律、更“正常”的职业。

  曾经有一位非常有潜力的上海籍裁判,大学毕业后进入到了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年薪30万元,远高于做裁判的收入。因此,当裁判工作与自己的本职工作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只能选择本职工作。

  据了解,因为裁判工作的特点,目前的中国足球裁判主要以学校老师为主,学历比较高。还有部分为体育系统职工、自由职业者,其他行业人员极少。尽管如此,他们与本职工作的冲突也很大。

  以学校老师为例,高校老师在工作时间上更为弹性一些,不过为了做裁判,他们还是往往要放弃职称评定、工作晋升等机会。

  对于女裁判来说,她们的付出就更多了。裁判工作的黄金期是25—35周岁,而这无论对于中国的传统女性还是现代职业女性,都是家庭和事业的重要时期,她们要生儿育女,要为工作打拼,她们的付出可想而知。

(责编:张帆、胡雪蓉)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