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建平,男,北京体育大学1977届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现任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自2002年主持举办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至今,用十年的时间将其打造成为了世界最高海拔,亚洲顶级、最大规模的公路自行车赛事;并创办了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多项高原特色体育赛事;本人还曾于2004年当选为“中国体育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其领导的青海省体育局曾培养出切阳什姐(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铜牌得主)等诸多优秀运动员。
“作为北体的一名学生,我留在青海把西部体育搞上去,就是对母校的最好回报。母校会因我而自豪!我也将无愧于母校、无愧于青春!”他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做的。祥和静谧的青海湖水、绵延巍峨的山峦之巅,壮美雄浑的青藏高原……他把满腔热情倾注在了这片淳朴的土地,视体育为其毕生奋斗的事业。这个人,就是青海省体育局局长冯建平。
回望北体 光阴悠转——不用扬鞭自奋蹄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这句名言,也正是冯建平的信念与执着。转眼间,离开母校几十年,往事历历可数,多年来人非物换,不变的却是当年心中笃定的坚持:常怀感恩之心,不负母校栽培!
在北体求学期间,他不被社会风气所扰,坚持衷心,日复一日的加练,潜心的钻研知识,不论寒暑,几年的时间都未曾回家乡一次。提到这段经历,他说:“虽然运动训练不见得会出成绩,可我只要想到在校这几年我努力过、奋斗过,在暮年回首往事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遗憾。”付出是必然会得到回报的,此后他的400米专项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当时全国前六名的水平,专业课上的突出表现,让他在毕业前夕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学校的这六年是我最骄傲的六年。”如这句话所说,六年里老师的辛勤培养、句句教诲,再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点点累积点点堆砌,为他未来的职业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他在1984年便进入机关工作,随即提干到正处级党组成员,86年来到中央党校进修。92年37岁的他,便成为了青海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2002年至今任职于青海省体育局,担任局长的职位。正因为对母校饱含深情,他对待工作没有丝毫松懈与轻慢,“北体毕业的学生,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体大在行业里的价值品牌应该和清华北大是一样的,她是体育界里最高学府。正是这样的身份,激励着鞭策着我们更加认真地去工作,投入数倍于乃至数十倍于他人的精力。北体大这个名字带给我们很大的光荣,而我们也应无愧于母校。”
教室中、清河边、操场上或许都留有他自勉自励、刻苦训练的身影……光阴悠转,那时的少年虽已光华不再,但那份坚持却始终没有消逝。
观念改变 世界随之改变——千磨万击还坚劲
提到青海省的体育事业,十人会有九人提到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它是亚洲顶级赛事,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地位仅次于环法、环意大利、环西班牙等职业巡回赛,是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民族体育品牌赛事。在这众多光环的背后,是冯建平,这位青海体育人的默默付出和大力推动,才使之有了今日如此辉煌的成绩。
青海湖碧波浩瀚、鸟翼如云,就如同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沿途自然风光雄奇壮美,旖旎迷人。能够骑行在如此纯净圣洁的环境中,恐心灵已醉,高低胜负更无须再谈。每年的赛事动辄吸引游客无数,他们无非就是为可以近距离的触摸到、感受到青海湖。
然而,几十年前人们眼中的青海并不是这样,身处在西部腹地经济落后文化贫瘠是大家故有的印象。“1978年2002年国家下拨给青海省体育局的投资加起来不到500万,整整25年。改革开放后东部与西部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跟不上,文化也就得不到发展。体育,作为大文化中的一部分,所得到的投资可谓相当匮乏,经济发展的滞后当时已经严重影响到体育的发展。”在提到青海省发展体育事业所遇到的困难时,冯建平如是说。面对阻碍,他率先提出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反过来哺育群众体育,再发展竞技体育的理念。彩票销售额不断的增长、多巴基地创收可观,种种变化有序的悄然进行着,十年后青海体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环湖赛就是这十年成果的一个集中展现,从无人问津的小赛事到估值达到23亿人民币的顶级比赛,冯建平所付出的努力非一般人可比。
刚开始办环湖赛的时候,青海湖一圈360公里几乎一半没有柏油路,当时来考察时,很多人认为七八个月内根本就不可能修起来,结果在他的带领下青海人以最快的速度创造了奇迹,保证了赛事的顺利举办;而且那时的省体育局还面临着电话欠费打不通、工作人员出差没有经费、运动员伙食费紧张等局面,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环湖赛艰难地创办了起来;2003年的时候,全国都陷入了“非典”制造的恐怖氛围之中,疫情消散的43天后便是第二届比赛举办的日子,所有人都不赞成赛事继续举办,但冯建平偏不信邪,坚持要办,经过多方联系与协调,环湖赛如期开幕;之后的几届环湖赛,经费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环湖赛依旧坚持举办,而且一届比一届好,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他曾说过,是有机会可以调离岗位的,但是有两点原因让他坚持了下来:第一,身为是北体大的学生,一定要为母校争光,要证明北体出来的学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不管在哪个行业,他们都应该是最棒的。第二,是人一定要有自尊心,不能够轻易服输。
体育具备着一定的竞争性,需要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精神,这种精神貌似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其实早已融入了每个体大学子的血液中。从母校锻炼出的拼搏意识、不服输的意识是冯建平独特的标签,同时也赋予了他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
冯建平将十二年来的经验总结为两个字:忍耐。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一辈子可以把一件事干好便已成功。怎样才能做到呢?唯有忍受苦难,咬住牙克服这一条路,迎难而上才是体大人的风范。“跟着别人走,永远都不可能进步,只有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并且自己不断摸索,才能向成功更进一步。”冯建平认为,青海体育就要打破“金牌论”,“不走寻常路”。“敢打敢拼,敢想敢干”这八个字也是他六年体大时光的浓缩。
“我一直相信西部虽然落后与东部,但只要我们能够树立信心,改变观念,那就是四个字:我们能行!”冯建平多年来的经历,便如同诗中所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论风雨如何摧残,道路如何坎坷,只要秉承一名体大人的坚韧精神,勇往直前,阴霾就一定会散去。(文/王欢)
寄语:
“希望母校发展前景更加美好,有更多全国致力于从事体育的学子来报考北体。祝愿母校以更快的速度在世界的体育院校里占有自己尊严的一席,为整个世界体育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得到世界体育同仁更多的关注!希望同学们珍惜四年的在校生活,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负母校的教育,为我们祖国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