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伦敦2月10日体育专电(新华社记者岳东兴)英足总理事会成员、英格兰校园足球协会(ESFA)首席执行官约翰·里德近日在伦敦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他评价说, “中英校园足球合作项目”进行完第一期培训后,取得了理想效果,如能持之以恒,坚持10年,中国足球的整体面貌定有积极改观。
“中国老师们对足球充满热情。他们与球迷一样,也迫切希望中国能赢得世界杯,”回忆起该项目的首届培训班,里德笑着说。去年10月,他曾随组织方——孙中山青少年基金会,前往广东中山参加了活动。
“与英格兰足球教学不同,中国老师们开始都害羞,不愿多说话,只是听,不讨论,课堂非常安静。但经过两到三天的接触,他们更为放松,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他们会告诉我们在自己班里遇到的情况。在英格兰,学足球就是这样,需要提问和传授两方面,”他说。
经过一周学习后,71名来自中国各地的基层教师在去年完成了课程,获得英足总颁发的结业证书。
里德说,当时负责教学的6名英国专家,全部是英格兰足球教育的顶级讲师,授课质量非常高。
“70多名中国老师,已经学会了基本足球教学的每一种方法。他们已能在学校传授足球理念、技术,并能把自己的方法分享给所在地区的其他老师。这是非常好的起步。”
里德关注中国足球的动态。他说,教育部官员当选中国足协副主席,是中国足球改革的一个积极方面。“在英格兰,英足总理事会就有教育部官员。他们参与谈论有关校园足球课程的事。这是必要的。”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立的足球管理机构,有着150年历史的英足总有着成熟的管理机制。它的机构设置分为两大核心板块:国家足球董事会、职业足球董事会。
里德是国家足球董事会的成员。他说,校园足球是在一国足球体系中起作用最大的一个部分,但不是全部。在英格兰,一个孩子3岁就能报班,在家附近的社区业余俱乐部学踢球;上小学后,他们就能参与校园足球;到13岁(或更早)时,他们中的佼佼者,可以到包括英超在内的92家职业俱乐部中的足球学院深造,但他们只能是周末两天学球,平时还要回学校上课。最终选择成为职业球员的孩子,除少数极有天赋的之外,在18岁以前,都不会脱离日常教育。
他还介绍,ESFA主要负责全国、地方性的校园比赛,以及扩大球队数目;对各个学校只有相关建议权,而校长才有孩子踢球与否的最终管理权。各个学校需要根据孩子日常上课、踢球的情况,与家长商量他们的发展之路。
里德说,在英格兰,校园足球起步是6到10岁孩子们的“快乐游戏”。然后就是10到18岁,其中每个年龄段都有全国、地方性比赛。现在英格兰有2.2万个校园足球队。
“曼联现役球员斯莫林,是最近一个从我们校园足球体系走出的职业球员,”他举例说。
发展足球的重要硬件是场地。在英格兰,许多城市都有可以免费踢球的大公园,绿草地。这与中国的自然环境,以及城市用地紧张的国情有所不同。
里德建议,发展人造草皮是提供足球基础设施的关键,英格兰也将在这方面继续努力。
“中英校园足球合作项目”为期15年。孙中山青少年基金会总干事郑少强介绍,2014-2015年,这个项目将在天津、上海、河南、大连、兰州等省市继续举办,活动已得到教育部的同意。
“校园足球能确保一国足球的可持续发展。英格兰把夺得世界杯的目标定在2022年的卡塔尔,中国总有一天也能实现。请耐心坚持下去,”里德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