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8月22日体育专电 题:加强体育教师培养 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新华社记者凌军辉、朱翃、刘巍巍
学校体育教育需要转变观念,搭建平台,丰富课程,合格的体育教师不可或缺。因此,不少南京青奥会的参加者建议,要加大体育教师培养,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让孩子动起来,学校首先要动起来”
南京青奥会开赛以来,位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内的跆拳道赛场,吸引了众多的小“跆迷”,这让现场的志愿者们既羡慕又遗憾。志愿者小孙告诉记者,小学和中学忙于学业,没有练哪怕一个体育项目,到了高三,学校连体育课都很少上了,“上了大学,我才选修了游泳”。
“让孩子动起来,学校首先要动起来,”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江苏省大丰市刘庄小学体育教师施飞看来,中小学的体育老师存在大量的兼职现象,尤其是农村及偏远地区,受过专业教育的体育老师严重不足,体育课质量难以保证。
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前著名运动员许海峰认为,“青少年身体素质比较差,关键还是校园体育开展不足。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研究出一些适合于在学校中开展的项目,充分重视这个问题。”
为了让学生们更多参与体育活动,教育部门正致力于增加中小学体育课时。教育部负责人最近表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增加为每周4节,高中每周2节增为到每周3节。
师资不足成校园体育“最短板”
师资不足是制约校园体育发展的瓶颈。教育部体育卫生和艺术司司长王登峰曾透露,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老师缺口高达30万。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认为,中小学体育课时增加了,体育老师不足的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每年师范类体育系毕业生很多,但他们很难进入学校任职。”施飞表示,由于学校招聘体育老师的文化课门槛较高,加之应试教育体制下,有些学校文化课教师都不够用,体育老师不足的问题往往被忽视。
针对学校体育教师不足的情况,江苏省体育局近年着力推动退役运动员转为体育教师的工作,2012年开始举办退役运动员转岗高校教师培训班,在2个半月的培训时间里,选派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围绕教学能力和教师资格两个主要内容授课。
“通过培训,绝大多数退役运动员实现了职业转换,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学校成为教师,”江苏省体育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主任张宜龙说。
夯实校园体育基础,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近日在南京的一次演讲中说,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有多项科学研究证明,定时、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使年轻人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成功。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还能够有效的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意志品质。”王登峰说,以足球运动为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还能培养孩子们客观和理性地面对成败,具备永远不服输的积极态度,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克服的性格。”
事实上,很多学校已经在促进学生体育运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我们学校是高一到高三,一周就已经安排三节体育课了,”南京一中尤小平校长告诉记者,学校除了国家规定的体育课时增加了一节以外,还设置了体育锻炼课,就是由学校提供体育器材,由学生自由选择项目进行活动。另外,学校还有半小时左右的广播操或者跑步运动。
提高学生身体发展优先的认识迫在眉睫。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党委副书记朱晓宏认为,“应把学生身体素质不仅纳入高考评价,纳入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学校的综合评价等教育评价指标,而且纳入一个地方的社会发展指标,提高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