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体育>>体育专题>>2014南京青奥会

志愿者用青春奉献青奥 “最美名片”璀璨绽放

肖姗 许琴 实习生 陆琰

2014年08月28日08:10    来源: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最美名片”璀璨绽放

今晚,南京青奥会闭幕式将在奥体中心燃情上演。在“爱的志愿”环节中,500名志愿者将走上舞台共同唱响《中国名片》。

12个昼夜、288个小时、17280分钟,在这个盛夏,逾百万名南京青奥会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以他们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宾客的称赞。

他们为青奥会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汗水,谱写出一曲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他们在这场青春盛会中尽情展现风采,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

勇于拼搏,在历练中成长

8月13日凌晨3点的沪宁高速上,OTA(国际奥委会官方旅行社)团队的外籍志愿者卡蓝按捺着激动的情绪,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卡蓝是河海大学的留学生,来自阿富汗,同车的正是他的阿富汗同胞们。卡蓝是这一趟的随车志愿者。和卡蓝一起的青奥抵离OTA团队的随车志愿者共有120名。他们是最早上岗的志愿者团队之一,要负责把客人们从上海接上,再随车送到南京官方口岸(含接待点)、青奥村、其他指定酒店。

从8月11日开始,OTA团队的小青柠们就没有昼夜之分,沪宁之间的高速公路上每时每刻都有OTA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将每一位乘坐OTA大巴的乘客安全送达南京。随车志愿者黄进说,在车上,他们每天总能收获很多感动和趣事,也在其中得到了成长。

在运动员们居住的青奥村,也有一群奋力拼搏的小伙伴。

8月18日晚8点,世界文化村的文化小屋当日闭馆时间一到,42名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男志愿者主动留下来,拆解、搬运已经展示的欧洲小屋,布展非洲小屋。次日凌晨4点多,非洲小屋终于初现雏形。奋战了一个通宵,志愿者们眼睛都熬得红红的,但他们只是在志愿者之家眯了一会儿,又继续在文化小屋进行志愿服务。

更多的小青柠们则奋战在青奥各大赛事场馆。

室外比赛最怕遇到下雨。8月24日上午,男子跳远决赛在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从清晨开始就一直淅淅沥沥的雨,此时渐渐变大。

虽然穿着雨衣,但测距时不能戴帽子,雨水顺着衣领和脖子的空隙流下,志愿者的衣服、裤子和鞋子全湿了。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张皓暄和他的3个小伙伴,在雨中站立了1个多小时,一直护着身前一台由三角架支撑的灰白色精密仪器。铁饼、标枪、跳远、铅球等田径比赛,都由这台价值数百万元的激光测距仪进行测距。

“我很感谢青奥,让我们有了别样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变得更加有责任感、懂事、乐观、愿意照顾体贴别人。”张皓暄说。

默默奉献,平凡岗位上收获点赞

更多志愿者则是坚守在不起眼的角落,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站在排队回学校的队伍旁,等所有人都上车了才最后一个上车;为大家分发饭票后,自己才去吃饭。他就是青奥开幕式涉外大队志愿者王浩浩,他笑称自己是服务志愿者的志愿者。

在这些平凡的岗位上,不仅有普通的大学生志愿者,还出现了不少“全家总动员”的故事:有一起服务场馆的祖孙俩,有在不同岗位工作的孪生姐妹花,也有在3个场馆服务、天天见不上面的一家三口……

8月19日上午,奥体中心游泳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为观众分发矿泉水,他就是南京青奥会年纪最大的志愿者刘国璋,今年82岁。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外孙周崇阳也是游泳馆的志愿者。

“在家门口举办盛会,我非常兴奋,希望自己能见证和参与!”刘国璋说,因为心情好,所以一点也不觉得累。而此时,周崇阳正在引导观众从入口进入坐席。周崇阳是在外公的“鼓动”下成为志愿者的,“外公每天都会来关心我的服务工作,我们能在同一个场馆服务,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

默默奉献的小青柠们收获了无数点赞。

8月24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来到水上运动学校观赛。在场馆,每遇到一个志愿者,巴赫都会主动打招呼,“你好!”“好运,孩子们!”“你们做得很好!”临走前,他给志愿者们在留言簿上写道:“向优秀团队致敬!”

在南京,服务青奥的志愿者远不止这些赛会志愿者。青奥会倒计时200天以来,我市有67万人参与助残、文化、交通等14个领域的志愿服务。眼下,南京有102万城市志愿者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默默为青奥奉献,用微笑迎接各方来宾。南京成了真正的“志愿之城”。

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的城市志愿者成荧是三江学院的学生,她和另一名社区志愿者庄苏香在铁心桥大街的公交站台执勤。8月21日,成荧和庄苏香把一名公交车上摔伤的老大爷送到医院。“有人遇到这种情况,会纠结是扶还是不扶?当我想到自己是一名志愿者,助人为乐就是我们的天职,就毫不犹豫地扶了。只要大家都有一颗爱心,伸出友爱双手,世界才会变得美好。”

专业水准,让志愿服务更加高质高效

如果说奉献是志愿服务的精髓,那么专业技能就是志愿者必须具备的素养。

在青奥会这场大Party中,各国运动员聚在一起交流,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语种志愿者,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第一天上岗,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大三学生胡申在奥体中心游泳馆工作。俄罗斯游泳队的一名教练,希望能在比赛前为自己的运动员鼓劲打气,但由于没有完成教练员的注册,无法进入媒体、运动员专用通道。

胡申立即联系竞赛办公室,了解到只要出示相关证件,教练就可以在“志愿者通道”里与自己的运动员见面。当胡申把解决方案告诉这位教练,她连声道谢说:“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好几天了,今天能遇到会说俄语的志愿者,顺利解决问题,实在太高兴了。”

大型国际赛事,离不开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志愿者。

青奥会2万名赛会志愿者中,有46名来自香港,他们几乎都有救助、义工、大型赛事志愿服务经验。其中最抢眼的要数医疗志愿者毛迪强,他曾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香港东亚运动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运动医学临床诊断经验。8月19日,南京体育学院网球中心,一名男运动员突然腿部受伤,急需处理。毛迪强很快赶到医务室。约10分钟后,这名运动员左大腿绑上了一层绷带,局部处理后并不影响正常比赛,又生龙活虎地重返赛场。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让志愿服务更加高质高效。

在金牛湖帆船基地,来自江苏海事学院的餐饮综合事务助理王倩,学的就是船舶工程技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她就玩起了帆船,参加过江苏省第16届运动会,获得帆船项目个人第四名,“我注意到,第一次测试赛用的OP级帆船,恰恰是我当年学过的那种。我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让我更好地为赛事服务。”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杜梦园,在高尔夫比赛中担任球童。由于就读的是高尔夫专业,在为各国球手提供志愿服务时,她得心应手。

正如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所说:“青奥会志愿者很专业很到位,前期准备充足,素质也很高,相信他们会成为南京青奥会很重要的一项遗产。”

创新创意,充分展现年轻人的智慧和活力

摔跤、看报纸、跳小苹果、玩冰桶挑战……如果要说南京青奥会谁最火,吉祥物砳砳当之无愧。这个曾被网友一度吐槽为“五彩腰子”、“彩色胶囊”、“毛毛虫”的砳砳,通过连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逆袭成了史上最带感的吉祥物。

砳砳火爆的背后,是志愿者们不走寻常路的创新。青奥会上共有120个砳砳,展演志愿者来自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所高校。年轻人的赛事,年轻人唱主角。这些90后用自己的创意,设计出各种呆萌搞笑的动作和舞蹈,给大家带来欢乐。

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砳砳的独门“摔跤绝技”。有时候,因为圆滚滚的身材爬不起来,甚至被工作人员直接拖走。实际上,有些摔跤是设计好的动作。真相是:这是他们表演倒立的前奏,先找个角度,让砳砳处于倒地的状态,然后里面的扮演者迅速调转方向,以倒立的方式重新站起来。

“表演的节目是我们自己编排的,每次都不一样,这样观众才有新鲜感。”砳砳扮演者颜子佳说,像《小苹果》、《对面女孩看过来》等节目,正常演出达不到卡通版诙谐、幽默和夸张的效果,于是大家就对原来动作进行创新,经过反复排练,终于达到卡通版的笨手笨脚、又慢半拍的效果。每次演出不仅深受小朋友喜欢,家长和成年人也很欢迎。

创意,也体现在为运动员、媒体记者、小伙伴做好服务的方方面面。

江宁方山体育馆的餐饮经理助理,将原本单调的用餐券,印制成了五彩餐券。来自南京大学的小青柠说,很多人在用完餐后,会将餐券收集起来留作纪念。

在青奥会主媒体中心,随处可见手工制作的小工艺品和卡通墙画。这些装饰品都是志愿者们利用休息时间精心创意制作的。

来到青奥村的志愿者之家,可以看到一张放大版的青奥村手绘地图,这是小青柠李秋实的创意,为了帮助和她一样有些“路痴”的小伙伴们。

……

青奥会即将落下帷幕,但青春永远不会散场。

青奥会激发了运动员的激情与梦想,也成就了志愿者这张最美的“中国名片”。

(责编:杨磊、胡雪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