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6月享受了自己百岁寿诞的荣耀时刻之后,围棋大师、日籍华人吴清源老人在11月最后一天,于日本神奈川县一家医院病逝,他的后事正在筹办中。
两年前,中国棋院第一任院长、吴清源的好友陈祖德同样也在11月病逝。两位大师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被记在吴清源的回忆录里:1962年,陈祖德作为中日友好围棋访问团成员前往日本,临行前,周恩来总理告诉陈祖德,“到了日本,一定要登门拜访吴清源。”
日本《读卖新闻》在缅怀吴清源的文章中说,如果在电视上看到一盘棋下得“妙味全无”,“吴九段就会关掉电视”——自从住进神奈川县小田原市的一家养老院,吴清源几乎推掉了所有的社会活动,但对于《读卖新闻》主办的日本棋圣战,吴清源一定会亲临对局现场。一位正在筹划拍摄吴清源纪录片的电视编导告诉记者,吴清源的女儿吴佳澄曾对他说,吴清源“就好像生活在一个世俗之外的世界里,那是一个纯粹的围棋世界”。在围棋世界里落实自己的奇思妙想,则是吴清源晚年生活的全部意义。
“吴老师在生活方面没有任何物质要求,平时每个月的主要开销都是用于买药。”吴清源的助理牛力力告诉记者,“吴老师在养老院,除了躺着休息,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摆棋,他有一种特殊的能量,接触到围棋时就会被激活。”
后代及晚辈对吴清源的怀念,多是来自于口口相传的“大师传奇”,即便在普通棋迷心中,“吴清源”三个字也足以代表一个伟大的时代。
“我没别的爱好,别人都喜欢足球、篮球,但我就是喜欢看棋,说实话,吴清源先生的棋谱我看过,但没赶上他那个时代,听传说只知道他是大师级人物,我小时候是看聂卫平的棋长大的,聂老的棋谱也看了很多,包括现在那些小世界冠军的棋谱也看,区别还是挺明显的。毕竟现在围棋也是一种挣钱手段了,棋手的胜负观念肯定是越来越强了。”家住北京石景山区的棋迷老秦已经下了决心,明年就让4岁的儿子学围棋,“其实我知道,现在要想当职业棋手很难,每年的定段赛都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比高考残酷多了,所以,我就是想让孩子会下围棋就行了,当个业余爱好,因为围棋确实有意思,能让人动脑子。”
老秦想让孩子学棋的另一个原因,是希望孩子能感受到蕴含在围棋中的强大的文化基因,“吴清源这样的聪明人为什么对围棋情有独钟,肯定是围棋本身的魅力,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看到吴清源去世的消息后,很多年没买过书的老秦在一家购物网站上订了一本《中的精神》,他也希望能在这本吴清源的自传中体会到老人的智慧,“以前还订围棋杂志,现在用不着了,很多棋谱在网上都能找到,而且现在不开电脑也可以用手机下棋,我的手机里就有下棋的软件。我是听朋友说这本书值得收藏,所以还是上网订了一本,估计明天就能收到。”
《中的精神》,是继《天外有天——以文会友》之后,吴清源老人87岁时完成的第二部回忆录,书并不厚,收录的是吴清源在日本报纸专栏连载的90期内容——和布局凶猛、杀伐果断的现代围棋教材相比,吴清源老人这本回忆录充满了对围棋这项技艺的哲学思考。
“我的理想是‘中和’。在古代的中国,中和也是最被提倡的一个理念。所谓‘中’,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中’,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和’。所谓‘道’,这也是法则,是无形的。成形时候的表现形式就是‘德’。”
吴清源认为,科学的不断进步是“不得不进步”。而另一方面,精神境界层面却可以永久不变,“科学和哲学的中和是最重要的”,围棋的理想是“中和”,人生的理想也是“中和”,“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效率的那一手棋才是最佳的一手,我追求21世纪围棋是为了推动围棋的进步,这需要安定的精神动力,87岁的我所走过的道路,应该可以说是追求‘中和’的人生”。
“我这两天为吴老师流了不少眼泪,他对围棋的态度非常纯粹,我很想学,但是只能学到一点皮毛。”1993年就拜在吴清源门下的芮乃伟,已经能够让人感受到师徒俩对于围棋不掺一丝杂质的挚爱,“无论是对棋还是对待生命,吴老师对我影响巨大,他一直都是我的榜样。”
工业化、信息化推动着当今社会迅速向前发展,人们很难再找出几位如吴清源、芮乃伟师徒一样,愿意将自己全身心沉浸在围棋世界的棋手,因此,吴清源的逝世才让棋迷格外怀念——与其说棋迷怀念的是吴清源“十番棋”巨作,不如说棋迷更怀念的是老人一生对围棋的不懈追求和探究。
“吴老经历了一个大时代,他的精神不是我们搞竞赛的棋手能够理解的,我们搞竞赛就是要拿冠军,但吴老追求的是围棋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大境界”,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说。
“我有过许多痛苦的时刻。每当那时,我就会背诵白乐天的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吴清源老人把21世纪围棋称作“六合之棋”,他认为围棋的目标不能局限于边角的争夺,而是应该保持整体平衡,“要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去看待这项运动”,“在古代,围棋是研究天文或是年历的道具,棋盘就是宇宙,我不会再把围棋当成胜负去看待,虽然围棋是要争胜负的竞技项目,但我不能忘记围棋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