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體育>>評論

職業選手頻頻亮相全運會賽場 全運會為地方體育提供多種平台

北京青年報:全運會與職業化骨血相融

記者 杜銳 

2013年09月10日09: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全運會與職業化骨血相融

雖然本屆全運會依舊是專業體制唱主角,但是職業體育所扮演的角色已經佔據了越來越多的戲份兒。不可否認,兩者相遇難免產生一些矛盾與沖突,但是這並不代表它們呈現的是一種相互對立的關系。換而言之,全運會可以對職業體育起到促進與普及的作用,職業體育則可以讓傳統的全運會及時補充新鮮的血液與時俱進。關鍵在於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而不是採用極端的非此即彼的方式來考量和定義它們之間孰優孰劣。

普及

比賽設項向職業體育傾斜

4年前,高爾夫是第十一屆山東全運會的表演項目。如今隨著高爾夫成為2016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這項運動也成為本屆遼寧全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在參加本屆全運會的眾多選手中,不乏馮珊珊、梁文沖、吳阿順這樣已經具備相當實力的職業選手,因此這屆全運會的高爾夫比賽也被認為是比國內職業賽事水平還要高的頂尖較量。國家體育總局小球運動管理中心競賽部部長、本屆全運高爾夫比賽競賽委員會副主任楊杰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我們對全運高爾夫比賽的定義是中國最高水平,職業、業余和青少年的頂尖選手聚集在一起。R&A(皇家古老高爾夫俱樂部)的代表看了我們的比賽,他覺得這種比賽太好了,這在國外簡直是不敢想象的。”

全運會吸收高爾夫是為了汲取職業體育的養分,高爾夫加入全運會也是自身在國內推廣所需。正如楊杰所說:“高爾夫在中國的發展還遇到了各種各樣的說法,如果它能在大的賽場升國旗奏國歌,就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所以(設置全運會項目)也有這方面的用意。”

其實全運會比賽項目在納新的同時,固有的比賽項目也需要朝著職業化的方向翻新。以馬術為例,奪得本屆全運會個人場地障礙賽冠軍的北京選手朱美美是國內唯一一名在國際馬聯有相關賽事積分的選手。她告訴北青報記者:“如果參加奧運會是按積分選拔選手的話,不出意外就是我,因為隻有我參加了職業賽事有積分。其實國內不少騎手水平也都不錯,他們應該參加職業比賽,畢竟馬術是一項職業化程度很高的比賽,這對提高水平很有好處。”本報沈陽專電 記者 王子軒

沖突

賽程讓職業選手奔波

本屆全運會組委會競賽部副部長韓偉民表示,這屆全運會充分考慮了職業賽事或國際大賽的檔期,在賽程設置上花了很多心思,盡可能避免沖突。然而現實情況是,沖突無法避免,必須有所取舍。

本屆全運會開閉幕起止時間是8月31日至9月12日,網球比賽原定在此間進行,為了避開8月27日開始的美網,網球比賽最終提前,但是這又苦了參加法網和溫網的中國球員。法網5月27日開始,溫網6月24日開始。與此同時,全運網球團體賽6月10日開始,個人賽7月20日開始,均為期一周。選手來回奔波在所難免,鄭潔一個月之內征戰3種場地,張帥則干脆放棄了溫網資格賽。

不僅是網球項目,同樣職業化程度相當高的高爾夫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廣東隊選手張連偉告訴北青報記者:“就我個人而言,當職業比賽與全運會發生沖突時,肯定是以全運會為優先的。我們之前幾個月就開始准備了,去了很多地方集訓,所以也放棄了幾站比賽,畢竟全運會的比賽四年才有一次。”

馮珊珊是國內女子高爾夫的領軍人物,身為職業球員的她是在比賽開始前幾天才回國參加比賽的,即便如此,她也放棄了上周的一站美巡賽。她對北青報記者說:“參加全運會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全國最頂尖的選手都在這裡,就像到了一站國內的職業賽一樣,而且能夠代表廣東參加全運會我也很驕傲。”今天一早,馮珊珊就要飛往法國參加依雲錦標賽,而她的隊友林希妤昨晚便已經飛走。

楊杰對北青報記者說:“進入賽季了嘛,比賽肯定多。職業選手就是這樣的,沒有說打完比賽歇多少天,打完就飛,以賽代訓,這是他們必須具備的素質。”本報沈陽專電 記者 王子軒

現象

“青訓工廠”下放地方

相對於目前還處於專業體制下的項目,職業化程度越高,其在國內傳統的三級訓練體系就被摧毀得越徹底,甚至不少項目已經出現了后備人才枯竭的現象。針對這一現象,國家體育總局內部對全運會設項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這一改革正讓全運會成為職業體育項目的“青訓工廠”。

足球籃球作為中國體育職業化改革的“先鋒”,已經成為國內職業化程度最高的體育項目,但是隨著職業化的推進,職業俱樂部“急功近利”不願投入更多精力搞青訓的弊病也日益突出,其中男足在1989年齡段全國注冊球員人數不足700人,后備人才幾近枯竭。面對這種尷尬,體育總局對大球項目設項進行改革,一方面增加金牌數量,一方面增設青年組的比賽。這一舉措從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各省市體育局投入資金為這些項目培養人才的積極性。僅以男足項目為例,本屆全運會除浙江、湖北等個別參賽隊屬於職業隊梯隊之外,其他隊伍基本上都是由地方體育局負責組建的。

足球籃球相類似,網球、花樣滑冰等國際上職業化程度較高的項目,由於前期資金投入巨大,所以我國選手在后備人才培養階段,仍然以國家投入為主。而在“全運會杠杆”的調動下,地方體育局也願意在前期投入資金,使青少年選手在國家資金的支持下成才后,再代表國家投入到國際高水平的職業體育競爭之中。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職業化程度極高的體育項目中,全運會在培養青少年后備人才方面的幫助越來越大,未來在全運會成績的刺激下,各地方體育部門也會越來越樂意成為“青訓工廠”。

回報

職業體育顯現“反哺”功能

本屆全運會上,在一些職業化程度較高的項目中,那些已經步入職業賽場的運動員,回歸全運會賽場回報自己的培養單位的“反哺”現象屢見不鮮。

作為天津網球隊培養的尖子選手,彭帥在早期訓練的全部費用都是由天津體育局負擔的,即使她后來到國家隊訓練,天津方面仍然會為彭帥的日常訓練負擔部分費用。進入職業網壇后,同天津方面關系密切的彭帥,依然能不時得到天津方面一些幫助,這也讓她的“單飛”歷程不至於太辛苦。這些幫助,也讓彭帥每逢全運會,都以自己最好的表現來回報天津對自己的幫助。兩屆全運彭帥已經奪得8金,這也讓天津代表團收獲頗豐。

這種“反哺”現象同樣出現在剛剛進入全運會的高爾夫球項目中。全部來自於職業圈的參賽選手,在日常的訓練和參賽費用方面都能得到體育局方面的有力支持,這些費用雖不足以支持他們參加職業賽事,但這種類似“贊助”的方式,也讓選手們用全運會上的良好表現來回報地方體育部門。

地方體育部門投入大量資金在高度職業化的項目,同樣也能在全運會后得到一定程度的補償。特別是那些完全由地方體育局花錢培養出來的年輕優秀球員,都會直接進入職業俱樂部,按照市場規則,地方體育局也能從職業俱樂部那裡拿到一筆相應的培養費,這也算是對他們多年埋頭於青訓工作的經濟補償。 本報沈陽專電

(責編:實習生 牟鑫馨、張帆)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